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3比例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
A.?48平方厘米???????????????????????B.?96平方厘米???????????????????????C.?192平方厘米???????????????????????D.?无法确定
2.一张图纸长20厘米,汪师傅打算把实际长度2毫米精密零件画在这张图纸上,应选用的比例尺是( ??)。
A.?100:1????????????????????????????????B.?1:100????????????????????????????????C.?75:1????????????????????????????????D.?1:75
3.将一个周长12厘米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按(?? )的比放大的。
A.?2:1?????????????????????????????????????????B.?3:1?????????????????????????????????????????C.?4:1
4.在一幅地区图上附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如下: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B.?????????????????????????????C.?????????????????????????????D.?
二、判断题
5.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200厘米。
6.判断对错.把一个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照1∶3的比放大.
7.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 ??)
三、填空题
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我国长江的全长是42cm,长江的实际全长是________km.
9.有一块空地,长100米,宽50米.如按1:1000的比例设计,把空地按实际比例画出来,图长________厘米,宽________厘米.
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5,两数的比是2∶3,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按甲、乙数的顺序填写)
11.如果将一个3cm,宽2cm的长方形放大按1:4的比例尺做图。图上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cm,宽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
12.美术老师想将这幅画放大后放在橱窗里展览,他调到200%来复印,将这幅画按________∶________?复印出来。
四、解答题
13.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1)10千克废纸可以换3本笔记本,六年级同学用x千克废纸换了45本笔记本.
(2)组装餐桌时,4条桌腿配1张桌面,56条桌腿配x张桌面.
14.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6厘米,如果一列火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共用了5小时,请算一算这列火车的行驶速度。
五、综合题
15.下图的图象表示一幅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图上距离(cm)
1
2
3
4
5
6
7
8
实际距离(m)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1)图中的点A表示图上距离是1cm时,实际距离为30m.请你试着描出其他各点。
(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________
(3)从图象可以看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4)当图上距离是12厘米时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六、应用题
16.世纪广场准备载一块150米,宽120米的绿地,你能为它选择好比例尺并算出图上的长和宽,再在下面的左方框中画出它的平面图吗?
1:300
1:3000
1:30000.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12×16=192(平方厘米);
故选:C
【分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即长×4,宽×4,由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因此长方形的面积将放大4×4=16倍,原来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就可求得放大的后的面积.
2.【答案】 C
【解析】【解答】 一张图纸长20厘米,汪师傅打算把实际长度2毫米精密零件画在这张图纸上,应选用的比例尺是75:1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精密仪器画在图纸上时,选择放大比例尺,也就是前项比后项大的比例尺,根据图纸的长度是20厘米,选择75:1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原正方形的边长:12÷4=3(厘米);因为6×6=36,所以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则放大前后的边长之比为6:3=2:1.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出边长,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判断出放大后的边长,根据边长的比确定放大的比即可.
4.【答案】 C
【解析】【解答】50千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把单位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解答。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2÷=2×10000=20000厘米,所以2厘米表示实际20000厘米,所以“2厘米表示200厘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照3:1的比放大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通常情况下,图形放大的比例后项为1,图形剩下的比例前项为1;由此判断即可.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实际距离可以比图上距离大,也可以比图上距离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可以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的后项是1,用于设计图纸;缩小比例尺的前项是1,用于绘制地图,据此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 6300
【解析】【解答】解:42÷ =630000000(厘米),
630000000厘米=6300千米;
答:长江的实际全长是 6300千米.
故答案为:6300.
【分析】由“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可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即可求解.
9.【答案】 10;5
【解析】【解答】解:100米=10000厘米,50米=5000厘米,
长:10000× =10(厘米);
宽:5000× =5(厘米);
答:图长10厘米,宽5厘米;
故答案为:10,5.
【分析】要求空地图上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分别计算即可.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0.【答案】 36;54
【解析】【解答】452=90 ?? 90? ? 90
【分析】先求出三个数的和,根据比例求出每一份是多少,再根据两个数分别所占的份数求出最大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
11.【答案】12;8;96
【解析】【解答】解:长:3÷=12(厘米),宽:2÷=8(厘米),面积:12×8=9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8;96【分析】用实际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求出面积即可.
12.【答案】2;1
【解析】【解答】200%:100%=2:1。【分析】此题考察放大与缩小,指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比。把新图形看成100%,则原图形是200%,则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比是200%:100%=2:1。
四、解答题
13.【答案】 (1)解:10:3=x:45 ? ? ? ? 3x=10×45 ? ?3x÷3=450÷3 ? ? ? ? ?x=150
答:六年级同学用150千克废纸换了45本笔记本。
(2)解:4:1=56:x ? ? ? ?4x=56×1 ? 4x÷4=56÷4 ? ?? ? ?x=14
答:56条桌腿配14张桌面。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应用正比例解答,用六年级同学用的废纸质量:换的笔记本数量=10:3,据此列比例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应用正比例解答,用桌腿数量:桌面数量=4:1,据此列比例解答.
14.【答案】 解:5000000厘米=50千米
16×50÷5
=800÷5
=160(千米)
答:这列火车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
【解析】【分析】1:5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5000000厘米,把500000厘米换算成50千米,然后用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乘50即可求出实际距离,用实际距离除以5即可求出火车的速度。
五、综合题
15.【答案】(1)解: (2)成正比例关系(3)1∶3000(4)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12∶x=1∶3000
x=12×3000
x=36000
36000厘米=360米
答:图上距离是12厘米时,实际距离是360米。
【解析】【解答】(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3)从图象可以看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3000。故答案为:(2)成正比例关系;(3)1:3000。【分析】对于(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出各点,再连线即可;对于(2),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对于(3),将实际距离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再用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即可;对于(4),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再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即可解答。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因为150米=15000厘米,120米=12000厘米,
所以可以选用1:3000的比例尺,
所以15000×=5(厘米),
12000×=4(厘米),
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绿地长150米,宽120米,则可以选用1:3000的比例尺,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绿地长和宽的图上距离,进而就可以画出绿地的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