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鲁科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过关练习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
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④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
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2
A. ①③④⑤⑥
B. ③④⑥
C. ③④
D. 全部
2.一个一氧化氮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的质量为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
A. (a-b)NAg·mol-1
B. (b-a)NAg·mol-1
C. (a-b)NAg
D. (b-a)NAg
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后,颜色会逐渐褪去,最终变为无色
B. 长期放置的氯水也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 长期放置的氯水中含有的氢离子多于新制氯水
D. 新制氯水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4.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 HCl
B. Fe3O4
C. CuCl2
D. FeCl2
5.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钠在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着火时可以用沙土盖灭
B.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 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6.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的金属
B. 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 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生成了Na2O2
7.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两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则两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2
B. 3∶4
C. 1∶1
D. 3∶2
8.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最合理的是( )
A. 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
B. 将槽罐车推入附近的水塘中,撒上石灰
C.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水或稀氨水
D. 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
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单质
B.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能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C. 钠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实质是钠与H2O的反应
D. 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8%
10.将适量的金属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 盐酸溶液
B.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铁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
11.(双选)我国科学家曾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中国”两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以上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 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 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 这表明我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
12.(双选)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甲<乙
B. 气体体积:甲>乙
C. 摩尔体积:甲>乙
D. 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13.下列溶液与20 mL 1 mol·L-1NaN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0 mL 1 mol·L-1Mg(NO3)2溶液
B. 5 mL 0.8 mol·L-1Al(NO3)3溶液
C. 10 mL 1 mol·L-1AgNO3溶液
D. 10 mL 0.5 mol·L-1Cu(NO3)2溶液
14.下列实验现象中有白烟出现的是( )
A.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镁带在氯气中燃烧
D. 钠在氯气中燃烧
15.下列金属中,既能与氯气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相同的氯化物是 ( )
A. 铁
B. 铝
C. 铜
D. 钠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16.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g NaOH。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计算填空:
(1)将10 g氢氧化钠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2)配制500 mL 0.2 mol·L-1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
(3)将75 g胆矾溶于水配成0.6 mol·L-1硫酸铜溶液,其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钠性质活泼,能够与空气中水、氧气反应,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错误;②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金属钠着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救火,错误;③钠放置在煤油中沉在底部,密度大于煤油,正确;④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正确;⑤根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错误;⑥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正确。
2.【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b-a) g,1 mol氧原子的质量NA(b-a) g,即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b-a)NAg·mol-1。
3.【答案】B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 HClO、H+、Cl-、ClO-、OH-等粒子,长期放置的氯水中含有H+、Cl-和OH-。
4.【答案】D
【解析】 O2与Fe反应可生成Fe3O4,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2一般由Fe与盐酸反应而制得;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
5.【答案】C
【解析】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质软,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就可以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
6.【答案】D
【解析】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B项正确;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C项正确,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NaCl和MgCl2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中c(Cl-)之比为1∶2。
8.【答案】B
【解析】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会中毒,A项错误;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除去氯气,B项正确;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喷氨水虽能吸收氯气,但氨气会造成环境污染,C项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毛巾捂住鼻孔是错误的,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 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置换出铁;钠与酸反应时直接与酸电离产生的H+反应;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 g,但因为放出氢气,溶液的质量小于100 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
10.【答案】A
【解析】钠与酸、碱、盐的水溶液反应均放出氢气。A项,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只有气体无沉淀生成;B项,NaOH溶液是饱和溶液,Na与水反应时,消耗水的同时生成NaOH,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析出NaOH晶体;C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还能进一步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沉淀;D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CuSO4继续反应,生成Cu(OH)2沉淀。
11.【答案】BD
【解析】在化学科学领域,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12.【答案】AD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倒数之比,也等于其密度倒数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13.【答案】CD
【解析】题干中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与溶液的体积无关,A、B、C、D四个选项中物质的量浓度数值分别是2、2.4、1、1,选C、D。
14.【答案】CD
【解析】烟是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颜色由对应物质的颜色决定。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出现棕黄色烟;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固体,出现红褐色烟;镁带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烟;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出现白色烟。
15.【答案】BD
【解析】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与盐酸不反应。
16.【答案】(1)Fe Cl2 H2
(2)2Fe+3Cl2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解析】由反应的框图关系可知,反应①A+B―→D(固体),反应④F+B―→D(溶液),推知F是化合物,A是变价金属,且A在F中呈低价。又从物理性质可以判断B为Cl2,推出A是Fe,D为FeCl3,F为FeCl2。从反应③A+E―→F+C可知,E为盐酸,C为H2。
17.【答案】 (1)27.4 10.0 (2)检查是否漏水
【解析】 (1)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放反了,所以称得烧杯的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应称NaOH质量为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为检查是否漏水。
18.【答案】(1)1 mol·L-1 (2) 10.6 g (3) 500 mL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0 g÷40 g·mol-1÷0.25 L=1 mol·L-1。(2)碳酸钠的质量=0.5 L×0.2 mol·L-1×106 g·mol-1=10.6 g。(3)硫酸铜溶液的体积=75 g÷250 g·mol-1÷0.6 mol·L-1=0.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