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4件套+1”模板--教学设计】
生物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史钟
学生年级
7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
2、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考试大纲描述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
2、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
(概述本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通过实例和讲解使学生学习和尝试观察和实验,学会使用显微镜和以“巴斯德”经典的实验为统领,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是“科学探究”在初一学生面前第一次较完整地显现。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准备及学习起点,学习者特征分析等)
教师要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地思维能力,达到初步认识科学地目的。要让学生改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利用探究的思路,学会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精神和能力。
学习目标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
2、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重点
巴斯德实验的分析与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分析与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问题预设
导
夏天饭菜容易发霉,请大家观察一下这碗肉汤,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思
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使肉汤变酸的物质来自哪里?可以做出哪些假设?
思考斯巴兰让尼实验的局限性?
4、巴斯德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彻底驳倒自生论?
议
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前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
2、在巴斯德制定的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秒在何处?
3、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巴斯德应注意什么问题?
4、根据研究的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归纳一下,巴斯德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6、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怎样的?
展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以组为单位,小组代表
评
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总结
检
当堂设计
堂测设计
1、判断:科学探究的程中,所有提出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
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
3.以下不能作为资料收集的是
(
)
A.书刊和报纸
B.照片、图书
C.猜想和假设
D.实验数据
4.请将下列相关内容填入括号内(填字母)。
(1)观察:(
)
(2)提出问题:(
)
(3)作出假设:(
)
(4)实施:(
)
(5)得出结论:(
)
A.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B.小宝发现窗台JI的植物朝向阳光生长
C.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吗
D.让蚯蚓分别在硬纸板和玻璃上运动
E.金鱼呼吸的次数可能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
1
)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__________________
(
2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_____(填正确或错误)
(
3
)步骤
_______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
4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如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等,上述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个选几个)。
板书设计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肉汤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先自行设计实验,然后在分析巴斯德的实验,找出自己设计的不足并引导学生总结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附录二
“4件套+1”模板--教学设计】
生物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史钟
学生年级
7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考试大纲描述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教材内容分析
(概述本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通过实例和讲解使学生学习和尝试观察和实验,学会使用显微镜和以“巴斯德”经典的实验为统领,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是“科学探究”在初一学生面前第一次较完整地显现。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准备及学习起点,学习者特征分析等)
教师要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地思维能力,达到初步认识科学地目的。要让学生改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利用探究的思路,学会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精神和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难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问题预设
导
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已经总结的科学精神,也要学习他们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思
有翅膀和无翅膀的蚂蚁属于几类动物?
教师出示为每组准备的叶片,请学生用学到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你的观察记录与其他同学的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分析原因。
请你简单描述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借助放大镜观察有什么好处?
议
出示显微镜的结构图,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然后小组竞赛,自问自答,选出冠军组
2、做生物实验时,如何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3、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具有哪些基本结构?
展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以组为单位,小组代表
评
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总结
检
当堂设计
堂测设计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
C、调节粗准焦螺旋可看到放大的物像
D、利用反光镜可调节显微镜视野的明暗程度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
(
)
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C.
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
D.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
3.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
A.p
B
.
q
C.
b
D.
d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
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
左上方
D.右下方
5.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6、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7、小明在玻片上写了个字,放在显微镜中看到如右图的图像,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这时应该怎么办?
板书设计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
实验
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后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虽然内容较多,但由于讲解和活动适时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掌握效果不错。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请学生总结要点。这样避免了学生出现错误操作从而损坏显微镜或玻片标本。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