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罗兹·墨菲:《亚洲史》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作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
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占当时世界的80%。
告诉你鲜为人知的一千年前的中国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通过史料的分析,让学生知道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掌握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最终完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学习论从史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思维碰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采取情境创设,穿越到宋朝,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知道当时宋朝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各种工艺品或工艺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目标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二、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1、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越南
占城稻
占城稻
水稻
宋代《耕获图》
(1)粮食作物
宋朝时,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长江下游——苏州
太湖——湖州
水稻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苏湖
苏常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_______
;
②南宋时,
_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茶树
棉花
2、手工业: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
发达。
②南宋后期,
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
名窑:
、
、
、
、
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南宋时,
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
、
、
的造船业世界领先。
还配备了先进的
。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
胜过北方,_______
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丝织业
四川、
江浙
“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
胜过北方,_______
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丝织业
四川、
江浙
棉纺织业
(2)制瓷业
汝窑
莹润如堆脂
钧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定窑
印花工艺严谨工整
哥窑·
冰裂纹瓷器
官窑·
冰裂开片的残缺美,给人无限的遐想
江西
景德镇
北宋时兴起,成为著名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宋孩儿瓷枕
(2)制瓷业:
名窑: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
南宋时,_______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定窑
汝窑
哥窑
均窑
官窑
景德镇
瓷都
江南
(3)造船业:
____、_____
、______的造船业世界领先。还配备了先进的
_______
。
广州
泉州
明州
指南针
广州
泉州
明州
开封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造船业
宋代海船载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
规模大
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1)商业都市:
和
,人口多达百万。
经商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出现了
、
、
和
。
(2)海外贸易:
①著名港口:
和
②管理机构:_________
(3)货币:
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商业贸易的繁荣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
(1)商业都市
东京(开封)、临安(杭州)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
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 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唐
长安城
平面图
市
坊
分
开
论从史出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思考: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打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
1、商业活动打破“市”的空间限制,广布于街衢窄巷中
2
、都市的商业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新的商业区——草市
3
、城市和乡村间的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史料研读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东京梦华录》
思考: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还有什么呢?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2、海外贸易的发展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史料研读
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思考: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支持、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获得丰厚的利润
(3)纸币的出现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史料研读
材料: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流通。
——吴泳《鹤林集》
思考: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是什么?会子的出现有何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1)商业都市:
和
,人口多达百万。
经商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出现了
、
、
。
(2)海外贸易:
①著名港口:
和
②管理机构:_________
(3)货币:
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交子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开封
杭州
早市、夜市、草市
广州
泉州
市舶司
四川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农
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
工
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
业
都市商贸
海外贸易
货币
从越南传入占城稻,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业由南向北推进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工具的改进和棉纺织品品种的增加
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船坞;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镇等各类商贸区出现
大商港广州、泉州;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二、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材料二:
材料四:
南宋政府……又奖励州县官兴修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水充沛,较适农作物的生长。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找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二、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史料研读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探究: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商业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纺织中心
苏湖粮仓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一带一路”
文化强国
海洋强国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南方初步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本课小结
1、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2、被誉为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3、根据下列表格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
A.日本
B.越南
C.印度
D.朝鲜
品名
原产地
传入
特点
占城稻
宋朝
成熟早,抗旱力强
当堂达标
4、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 )
A.洛阳 开封
B.开封 杭州
C.开封 长安
D.洛阳 杭州
5、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朝鲜
B.日本 C.阿拉伯半岛
D.非洲东岸
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7、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8、(2016 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请结合所学知识,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南宋《耕织图》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当时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重要的粮仓在哪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占城稻。太湖流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北方)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南方)。
(2)图二是打捞出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模型。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哪些措施?穿越时空,作为南宋时期的一名船员,你能跟随船队到达哪些地方?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东到日本、朝鲜,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图三是从“南海一号”古船上打捞出来的精美瓷器,宋朝时兴起的著名瓷都是什么地方?除此之外,宋代的手工业还取得了哪些巨大的进步?
景德镇。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品种较多;广州、泉州和明州的造船业发达。
(4)你能说出图四所示纸币的名称吗?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出现的?
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5)结合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谈谈这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②要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③要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