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4 08: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表格归纳总结,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影响;收集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学习目标
一、军机处的设立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闭关锁国政策
“君主专制” 建立、完善、强化的历程:
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为加强思想控制________________
实行三省六部制,还推行________,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确立
完善
科举制
焚书坑儒
赛一赛,谁最棒?
(抢答)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还设立______特务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加强对文人的思想控制。
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
强化
顶峰
厂卫
八股取士
了解中央机构改组历程
康熙
雍正
乾隆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
自主学习
一、军机处的设立
时期 机构名称 人员组成 职责
清初
康熙 翰林文人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满洲贵族
皇帝亲信
大臣
决定一切
军国大事
直接为皇帝草拟
谕旨和处理奏章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相关史事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简、速、密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
材料研读:
影响:
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
(1)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
(2)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皇权达到顶峰)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材料研读
作用: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原因: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康熙
雍正
乾隆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实质:皇权不断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
盛行时期:
含义: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1、文字狱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1)文字狱的含义
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
知识分子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碎尸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南山集》案
70--120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
抄家死于狱中
查嗣庭案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
后果:雍正知晓后认为他这些诗句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将他斩首。
文字狱的危害(影响)
①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
②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历朝控制思想的措施
朝代 控制思想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化专制政策与文字狱
史海纵横
专制措施:
(1)大力提倡 ,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 ,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焚书坑儒后又一次文化浩劫
尊孔读经
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材料解读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影响:(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一、军机处的设立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表现
①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②乾隆以后,贪风更盛,各级官吏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
(3)结果: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1.官场腐败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相关史事
和珅恭王府
(1)原因: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2)表现: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3)结果: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兵饷现象十分普遍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2.军队腐败
3.财政危机
(1)原因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2)结果
嘉庆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
(3)影响: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1)原因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
(2)结果
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以乞讨为生
(3)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闭关锁国
四、闭关锁国政策
一、军机处的设立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原因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
主观原因(内因):
盲目自大
客观原因(外因):
清朝统治者害怕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深度剖析
材料一:
闭关锁国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
闭关锁国就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材料一:“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 ——嘉庆帝的敕谕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自大+自卫+自给自足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自大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自卫
3. 内容(措施):
1. 时期,颁布 ,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2.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 等地,作为通商口岸,并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3.1757年(乾隆时),下令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四、闭关锁国政策
顺治
禁海令
宁波、漳州
广州
广州十三行
(禁海令)
澳门、云台山(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你认为闭关锁国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被动的防御政策
相关史事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十三行行商打交道,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指定的商馆中,不得擅自外出… …
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
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
四、闭关锁国政策
4. 影响:
英 国
中 国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重农抑商
中国的朝廷
英国的议会
皇权高度膨胀
君主立宪制
中国
英国
鸦片战争是中西之间的武力较量和竞争。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关天培是英勇的,但激战之后,他手中的旧式火炮“火门透水,炮不得发”,并有炮身发红炸裂者。
中国清代马车
英国早期火车
共同说明
清中期的中国已经远远
落后于西方列强。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积极:①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②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我们错了!可惜历史不能重新来过
正方:闭关锁国利国利民
反方:闭关锁国误国误民
辩 论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马戛尔尼:“他们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帝国……它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妇女裹脚,给男人剃头,残杀婴儿”,“他们胆怯,肮脏而且残酷”,所以无可避免地“最终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
本课小结
1、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C
2、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为了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君主集权
3、清朝时,有人因写"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而丢官丧命。这反映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提倡言论自由 D.独尊儒术
D
A
当堂达标
4.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5.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 ( )
①顺治②康熙③雍正④乾隆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6.清朝初年,实权掌握在( )
A.汉族地主手中 B.蒙古贵族手中
C.满洲贵族手中 D.皇帝手中
D
B
C
7.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 )
①官场贪腐之风盛行
②军队军备废弛
③出现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8.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B.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
D.清王朝实行文字狱
C
9、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
A.只许五口通商 B.排斥一切洋务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1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
D
11.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1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
A.杭州 B.香港 C.广州 D.泉州
14.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C
D
C
D
15.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或“清”等字眼,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为这些诗句说明了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