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4 08: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科学巨著:
小说和戏剧: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明思宗·崇祯帝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专制帝国,既无法律又无法律的保卫机构,而由一个人由着一己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格统治一切。专制帝国的原则不是荣誉,而是恐怖和服从。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暗流涌动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狼烟四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江山易主
明神宗在位48年,20年不上早朝
明武宗纵情享乐,公开抢劫民女
明熹宗爱好木工,朝政全交给魏忠贤
政治腐败的表现:(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的表现:
(2)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顾宪成等人组成的“东林党”
血腥镇压
东林党:
匡正时弊、
讽议朝政、
廉正奉公、
开放言路,
反对权贵贪赃枉法,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分歧演变成明末激烈的竞争局面!
黄金:
250万两
白银:
5000万余两
折合:
6500万两
现金:
960亿元
“明朝第一贪”刘瑾
社会动荡:
(1)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米价每石400文钱(0.4两银),
6500万两白银=1.6亿石大米
明代的一石米=150斤大米(现在4元/斤)=600元
600×1.6亿=960亿元
仅靠着俸禄,不吃不喝500万年才可达到;
他只用了5年!
社会动荡:
(2)皇室、贵族、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流民图》
社会动荡:(1)朝政混乱,法纪松弛,各级官吏
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腐败:表现(1)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结党营私,宦官专权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暗流涌动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狼烟四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江山易主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直接原因: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可以看出受灾的农民处于什么状况?
土地贫瘠的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但是,官民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出身陕西的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投奔起义军。
为人敦厚朴实,办事干练有谋略,从小一身好武艺,善于骑射,意志坚强,处事果断,得到闯王高迎祥的信任,成为“闯将”,后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李自成
在各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均田免赋
2
1
3
吃着不尽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3)迅速发展: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发展到100万人,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1)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2)救济贫民:向贫农发放钱粮!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明朝末帝崇祯上吊自尽。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43年
大顺政权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原因:明朝政治腐败,统治黑暗;陕西天灾人祸不断
陕西起义
提出_________口号
建立
_________
政权
________年4月
________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_____年
进军______
攻克______
攻克_______
明朝灭亡
经过
河南
”均田免赋“
西安
大顺
北京
1644
崇祯帝
276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1)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陕西北部一带大干旱
(3)李自成起义队伍迅速发展
2.过程:
(1)提出口号:均田免赋
(2)严明军纪;救济贫民;迅速发展
(3)建立政权: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3.结果:攻陷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暗流涌动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狼烟四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江山易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明朝后期,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满洲兴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3.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4.多尔衮率兵进山海关
1.满洲的兴起

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
1.满洲的兴起
1、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1)生活地区:
(2)兴起时间:
(3)杰出首领:
我国东北
努尔哈赤
明朝后期
1616年统一女真
(4)政权建立: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相似?他们有何共同之处?
1、统一本民族各部。
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清太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奠定了建立大清帝国基础。
1635年
女真族
1636年


满洲
2、清朝的建立:
1644年
多尔衮
顺治帝
吴三桂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吴三桂
3、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清顺治帝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B
C
3.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B.大顺 
C.大齐     D.大蜀
4.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B
C
5.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
D.明朝灭亡
D
6.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C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