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学习目标
一、科技名著—科技之星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建筑之美
三、小说和艺术—艺术之美
板块一:科学之星
著作
作者
作品类别
作品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
宋应星
徐光启
李时珍
工艺科技
农业科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朝科技巨著
想一想
他们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优秀品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
实地调查、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
17世纪,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伽利略1632年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了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英国牛顿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我国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没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阅读材料,说一说明朝科技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合作探究
一、科技名著—科技之星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建筑之美
三、小说和艺术—艺术之美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千米,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嘉峪关
辽东
山海关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
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
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嘉峪关
——“天下雄关”
嘉峪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地位
雄伟的北京城
(1)修于——
(2)基础——
(3)北京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成祖
元大都
(京城、皇城、宫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故宫鸟瞰图
明承天门(今天安门)
北京明代皇极门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北京天坛
明长城
北京城
板块二:建筑之美
建
筑
主要概况
明长城
a.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b.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艰苦勤劳、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
北京城
a.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b.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建筑之美
一、科技名著—科技之星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建筑之美
三、小说和艺术—艺术之美
神话与史传——志怪与志人——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白话小说
古代小说的变迁
6
1
2
3
4
5
历史
演义
英雄传奇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市井小说
才子佳人
明代
小说
三.
小说和艺术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吴承恩
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
请分别说出这三幅图出自哪部小说?
并对图片做简单描述。
著作
作者
成书时间
作品特点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吴承恩
汤显祖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
明代后期
是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文学艺术之花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试着分析明朝小说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
天许斋《古今小说题辞》云:“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云。”
材料二
明朝中叶以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要求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因而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小说,便受到他们的欢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材料三
李贽将《西厢》、《水浒》与秦汉文、六朝诗相提并论,同称为“古今至文”。
材料四
明代印刷术的进步,刻书业的发展。
人教版七级下册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医学:
科技名著
明长城北京城
北京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工艺: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农业: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紫禁城
小说
戏剧
小说
戏剧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汤显祖
《牡丹亭》
本课小结
A
C
当堂达标
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李春
3.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C
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C
5、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蜿蜒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奇迹之一。
6、明成祖在_____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鸭绿江
嘉峪关
元大都
紫禁城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鉴古知今,更好地认识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作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