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小河中学 江春桥
【课标要求】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阅读《三国演义》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讲述了东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历史。本课的教学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体现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抓住现象反映本质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本课教学容易创设历史情境,问题情境,从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提高历史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原因,提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示意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
【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解法,模拟情景法,
【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表格归纳法,要点提炼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图片及资料,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制作课件。指导学生排练历史小话剧《隆中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
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三、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教师引导分析曹操的诗句和学生表演系小话剧《隆中对》,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学生复述: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2、赤壁之战
指导学生参照“官渡之战”的了解,展开仿学“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复述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四、三国鼎立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强调)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 曹魏重视农耕
指出曹魏建立后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强调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
② 吴国开发江南
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③ 诸葛亮治蜀
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经济,丝织业发达。
五,合作探究
1、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六,思维导图小结提升
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魏蜀吴
四个人物:曹操 曹丕 孙权 刘备
五个时间: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9年
【参考书目】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三国志》
《后汉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