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07年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或喜或忧,其感觉已经淡化了许多。然而,只有冷静下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们才能在下次的高考中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下面我将07年高考生物试题作一简单分析,并就08年高考备考有针对性的提几点主观建议。
一.07年试题分析
1.全卷有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填空简答)两种题型,第I卷5个小题30分,第II卷两个大题8个小题42分,全卷总分72分,与历年高考试题的总分和分值相同。
2.考查内容涉及到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内环境及其稳态、生物与环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等重要章节,联系考到的知识点多达数十个,考查全面。分值比例与章节内容的多少相适合。
3.选择题以考查选修内容为主,填空简答题则侧重考查必修内容。特别是占课本篇幅最多的“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这两章内容在第II卷的考查中占分最多,考查重点突出。
4.与07年试题相比,08年第II卷题量有所减少。07年第II卷共有18个空,另外还有简答、图解做答等5个非填空形式的问题。08年的第II卷则只有14个空。
5.第I卷的难度明显低于去年,第II卷与去年难度相当的题所占分值均高于去年。去年第II卷的18个空中有14个空的分值均为1分,而今年每空的最小分值为每空2分。由于第I卷较为简单,第II卷一些简单题的分值有所提高,因此估计学生生物全卷的均分要比去年高一些。但今年的实验题题目学生较难读懂,针对实验现象的三个问题学生较难准确表述,而该实验又占分值较高(14分),因此又较难拿到高的总分,这说明今年的考题既重点考查基础,又不忽视能力的考查,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6.对遗传的基本定律在以前一般是考查两对相对性状,而08年的高考题则考查了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三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题目似乎较难,但实际上是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实属考查基础的题。
7.08年试题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占到50分以上,即考查基础的题目占到了70%多。从05——08年来,考查基础的题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
二.08年试题特点预测
1.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原理的考查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所占分值比例将会在70%左右。试题难度基本和08年相当。
2.选修内容的考查将仍主要放在选择题中,这从过去两年的试题特点可以看出
3.对实验的考查,探究和设计性实验将不再是实验考查的重点,重在运用所学生物学和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上,因此实验考查的难度会有所下降。
4.连续六年来,遗传的基本定律一直是作为一个大题来考查的,这在08高考中也将是非考不可的,并且最有可能考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另外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这章中将仍然会有一道大题。
三.08年高考备考对策
综观02——0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生物试题的难度基本上在逐年下降,对基础考查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因此,在教学中“降低起点,抓住基础”是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我觉得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立足教材,打好基础
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但因三分之二的课程已经在高二上了一遍,因此老师和学生对过课本普遍会不够重视,认为学了一遍就再没有什么学头了。因此会将较多的时间用在做题和讲题上。没有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生在拿到题后就不是用所学知识来解题,而只能根据题目胡乱翻书以求在书上寻找答案。这样根本不利于对知识形成体系,因此即使第一轮结束其结果仍然是半生不熟、零零星星,收效往往甚微。在高三的传统的三轮复习模式中,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对于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首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细讲透,使其理解;其次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辅导督促哪怕是死记硬背也要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记住。第一轮复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烂熟教材,形成知识体系。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忽视课本,大量做题的急于求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何况近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基础题所占分数在逐年增加,为了拿到70%左右的基础分,我们没有理由不在第一轮复习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2.精选试题,注重方法
高考是百里挑一的选拔性考试,其试题当然有一定的难度和特点。不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题是显然不行的,但高考资料种类繁多,题目数量大得惊人。因此我们要学会从题海中拾贝、从鱼目中挑珠。每选一道题目都要明确你想从这道题中给学生复习巩固哪部分知识、要从中给学生教给什么思维方法。如果只选准一本厚厚的资料然后从头到尾地来做来讲,这样不但既累学生也累教师,而且容易使学生感觉压力大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出力没讨好。
许多学生听老师讲题往往只注重题目的结果而不注重听老师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老师辛辛苦苦讲了半天,学生只是轻轻松松动了一笔——只写了个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更有甚者,一道选择题老师将各选项逐一进行了分析,而没有说哪个选项正确,有的学生却喊着问“选哪一个”。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像我们想得那么有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的思路和技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法。要知道哪怕是从众多的题中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比跟着感觉能做出众多题还要重要,因为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3.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能力
几乎每次进行试题分析我们都要估算这套试题中考查基础的题占多少,考查能力的题占多少,基础和能力似乎成了两个相对的概念。其实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纯粹考查基础的题几乎是没有的,脱离了基础纯粹考能力的题更是不可能有的。原因是基础和能力并不是相对的,而是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的,能力是在基础上形成的,而能力有助于对基础的高效快速的掌握。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08年高考生物试题的30I(1)就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即将曲线所反应的信息转化成文字描述的能力;30II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能解释出现相应现象的原因;31(1)考查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似超纲,但实际上是考查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尽管在课本上各章节的安排是相对独立的,但其实各章节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思想与原理是贯穿在各章节中的。例如:生物的结构、功能与适应的一致性,从微观的分子水平到宏观的生态学水平,各个层次上都能反映;物质与能量的统一性,是渗透在个体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等诸多章节中的;染色体、DNA、基因的平行性,反应在细胞分裂、遗传与变异、细胞与基因工程等好多内容中;生物的高效的自我调节,包括在神经与激素的调节、生态系统的调节、个体与群体水平的稳态等章节中;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会联系到植物的水分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生物固氮、生物工程以及多种育种方法等一系列内容上。在高考的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就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联系,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灵活的迁移和运用,从而上升到能力层次。
要提高高考生物总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图能力是两个不可低估的因素。对课本所介绍的生物学基本实验,必须要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知道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高考生物实验一般不会是课本上的原实验,但实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都是源于课本实验的。只要掌握了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题中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是不成问题的。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图形、图表、曲线及流程图,图文结合也是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08年考题中第卷的第5小题、第II卷30题的第I题、31题的第(2)都有图。以往的模拟考试都反应出学生在涉及图的题上失分明显多,这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只重视文字而对图形相对看得较少。要知道图形往往是对课本文字叙述的精炼浓缩,图形能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易懂,有助于对文字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提高能力十分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三教学更是如此。以上三点是我从事高三生物教学的较深刻的几点体会,其实也是同行们的共识。相信在08年的高考备考中仍然是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