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岭高级中学 高一生物组教学学案 时间:2008-2-29 编制:张鹏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
1.交配类型:杂交、自交、测交
杂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自花受粉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2.性状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控制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是D,和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d ,D和d 就是一对)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如d
4.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遗传因子(后来叫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
杂合子:由不同遗传因子(后来叫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
5.P代表: ,X代表: ,F1代表: ,
F2代表: ; 代表 ♂代表: ♀ 代表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
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
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1.p7技能训练
2.如果F1的基因型是Aa,计算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概率是?纯合子的概率?显性纯合子概率?隐性纯合子的概率?
在家系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1.解答基因分离定律问题的一些基本思维
(1)判断显、隐性性状。方法有二种: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2)如何判断该性状控制基因型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方法一:
方法二:
(3)遗传因子组合(基因型)的确定
①隐性纯合突破法: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其基因型中的两个隐性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说明两个亲本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
②性状分离比突破法:根据特殊交配组合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来确定基因型。
交配类型 亲本基因型 F1性状分离
杂合体自交 Bb×Bb 3∶1
测交 Bb×bb 1∶1
纯合亲本杂交 BB×bb 1∶0
(3) 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
3.学会作规范的遗传图解,并在实际应用中能熟练运用。如:
P: Dd × dd
配子 D d d
子代 Dd dd
[例1]现有一只白公羊与一只白母羊交配,生了一只小黑羊。问:公羊、母羊和小黑羊各是什么基因型?
[解析]解答本题分三步:一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根据本题题意,属“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黑色是隐性性状。
二是写出可能的基因型,列出遗传图解。根据第一步的判断,列出遗传解如下:
P B × B
后代 bb
三是从遗传图解中出现的隐性纯合体突破。
[答案]Bb Bb bb
[例2]下图是一个遗传家图,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请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 性基因。
(2)3号的基因型是 。
(3)7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4)8号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遗传病的最大概率是 。
[解析]本题考查系谱图的解法。根据显/隐性的判断方法,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父母都是杂合体,据此可推知3号的基因型。7号的表现型正常,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AA和Aa,由于父母都是杂合体,所以纯合体的概率是1/3。8号是患者,基因型为aa,她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该男性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AA和Aa。如果男性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的患病可能最大。
[答案](1)隐 (2) AA或Aa (3)1/3 (4)1/2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