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3 17: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
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成就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从毛泽东的宣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独立后的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 自主 和平新中国第一年的外交活动概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自然段,解决下面问题:
1、建国第一年谁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2、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国家是谁?它对中国采取哪些措施?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对立并且冷战局面┅┅”
——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材料二 1949年11月,美国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尤其将中国作为封锁的重点。这场“封锁”从阻障交通运输、管制出入口货物、冻结资金等各个角度全面展开┅┅
——《经济研究参考》
政治敌视、不承认
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材

三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措施、态度)①政治上:不承认、敌视、孤立
②经济上:封锁
③军事上:包围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建国第一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二篇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www.shulihua.net)为您整理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5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1954)第三篇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自主学习:万隆会议】课本P83页1、时间:
2、地点:
3、会议性质:
4、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5、作用: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角色扮演还原历史
我们一起来试试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www.shulihua.net)为您整理22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探究历史亚非万隆会议195523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周恩来外交智慧  结合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辉煌成就,你认为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反思历史,振兴中华
综合国力
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本课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依据板书进行归纳和巩固。学完本课,我们要掌握五个一:
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次会议:万隆会议 一个方针:求同存异
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伟人:周恩来
(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将本课知识条理化,掌握本课知识框架,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落实课标。)
结束语:建国初,周总理带领中国人一次次摆脱困境,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又处于美苏夹击的困境中,中国外交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到了70年代,中国又是如何走出困境?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随堂训练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
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
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A3.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基本原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