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17保温和散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 17保温和散热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4 15: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温和散热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保温和散热基本方法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
探究目标:通过设计保温饭盒,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创新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热辐射的特点,设计实验。
活动1:怎样保温和散热
活动目标
1.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2.能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保温和散热的措施。
3.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出示排风扇、保温瓶、暖气片、塑料大棚和窗帘等图片察图中的物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教师分别出示暖水瓶和散热器的剖面图,讲解其保温和散热的原理。使学生明确保温就是设法减慢热传递,散热就是设法加快热传递。
3.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鼓励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保温和散热的例子,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温和散热的道理。热水变凉
活动2:热水变凉
活动目标
1.能设计多种使热水变凉的方案。
2.能选择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并简要写出自己尝试的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 ’
活动过程:
1.设计指导。教师提示学生设计方案分两步进行,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使一杯热水变凉的多种方法;再综合运用加快热传递的知识,设计使一杯热水凉得更快的方案。在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通过借助热的良导体,或者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或者增大容器表面积等方法来加快热传导;通过水的流动或者吹风来加快热对流。
2.自行设计。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记录表,帮助学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设计。
?
拓展:调查隔热材料
实验观察。指导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为保证实验的可比性,教师要统一规定水量和实验前后的温度。比如可以规定:水量为200毫升,实验前热水温度为80C。交流评价。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方法和结果,找出效果最佳的方法,分析其中的原因。
?
活动2:保温箱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完成保温箱的设计方案。
2.能用文字记录设计的结果。
3.能按方案进行制作和实验。
4.能用条形图整理实验的结果。
5.能与同学交流评价各自的保温箱的效果。
活动过程:
1、? 计方案。 教师先提示学生要综合运用减慢热传递的方法来设计保温箱的方案。
如要选择保温效果好的材料来减慢热传导;要尽量减小容器的表面积来减慢热对流;设计浅色的表面来减少热辐射。然后对设计活动提出四项要求:(1)不得采用现成的保温容器,必须选择原材料自己制作;(2)保温层的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3)不能用电或化学燃料;(4)材料的选择,制作、实验的方法均应保证安全。最后让学生分组设计保温箱方案,并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
2.制作保温箱。让学生分组照方案制作保温箱。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提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实验观察。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为学生实验提供相同的冰块,控制一定的室内温度。比如可以提供同一种冰糕或体积相同的刚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将装有相同冰块的容器放在室温下作为参照,以检验各组的保温箱效果。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各自的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
4.整理信息。让学生在教材64页的图表中,用条形图画出各组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条形图评价本组的实验效果。
5.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保温箱,请保温效果最好的小组介绍其保温箱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保温效果好的原因,并对自己的保温箱提出修改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