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13 12: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题
1.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编 号
成 分
含 量

粉状硫
10g

(NH4)2SO4
0.4g

K2HPO4
4g

MgSO4
9.25g

FeSO4
0.5g

CaCl2
0.5g

H2O
100mL
1)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人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 ,用于培养 。
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 。
3)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4)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原则是 。
5)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增加成分是 。
6)该培养基若用于培养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培养基成分中至少应该含有 。
2.科学工作者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把被农药污染的土壤分成两组,一组土壤高压灭菌,另一组土壤不灭菌,然后把两组土壤放入温室中培养数周后,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高压灭菌组为曲线 ;对照组为曲线 。
2)A曲线的形成原因是 。
3)B曲线的形成原因是 。
3.关于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放置一天的洗碗水、河水、自来水各5mL,分别注入1~3号试管中,再各滴加几滴0.0l%的亚甲基蓝溶液,把上述试管在温暖环境中放置40min后,1号试管内水样由蓝色变为无色。2号试管内水样变为浅蓝色,3号试管内水样颜色无变化。请回答:
1)在1号、2号试管内水样中大量繁殖的生物是 。
2)上述生物的数量与水样中的 含量成正比。
3)1号、2号管内水样变色的原因是 。
4.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尿细菌、纤维杆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利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 。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4)用含较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可选择出 ;或者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 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 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 ,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和美蓝鉴别培养基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 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 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 。
7)利用碳源为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可筛选 。
8)若筛选尿细菌,则配制的培养基特点是 。
5.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 培养基,另一种是 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 。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d。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d。
2)回答问题:
A.在步骤①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a、 ;
b、 ;
c、 。
B.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 。
6.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和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和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
7.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 。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 _______ ,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生产酒精是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
8.为了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某种细菌,配制了如下表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伊红 Y
荚蓝
蒸馏水
PH
10g
5g
5g
2g
0.4g
0.065 g
100 mL
7.2
1)该培养基所含的碳源有 ,其功能是 。
2)该培养基所含的氮源有 ,其功能是 。
3)该培养基除含碳源、氮源外,还有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 。
4)该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5)该培养基可用来鉴别哪种细菌?( )
A.霉菌 B.大肠杆菌 C.母菌 D.乳酸菌
9.下表中给出某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H2O
0.5g
1g
0.5g
2g
100mL
1)蛋白胨能提供的营养素有 等。琼脂的作用为 。
2)在各种成分溶化分装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步骤是 。
3)此培养基一般不适用于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常用 培养基。
4)此培养基能培养的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5)若用此培养基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 和 。
10.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首先对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请回答:
1)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制备试管培养基,写出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 、 、 ___、
,其中提供氮源的主要是 ;
提供碳源的主要物质是 ;琼脂的作用是 ,他不提供营养。
2)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要有合适的 。在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停地 ,防止 。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培养基体积约占试管长度的 。加棉塞后若干个试管一捆,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放入 中灭菌,压力是 kPa,温度是 ,时间 。灭菌完毕后拔掉电源。待锅内压力自然降到0时,将试管取出。如果棉塞上沾有培养基此试管应 。
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注意,先向锅内倒入 。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并将其中原有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
5)从一支试管向另一支试管接种时,接种环要在酒精灯 (“内”或“外”)焰灭菌,并且待接种环 后沾取菌种,试管口不能离开酒精灯火焰附近,将接种的试管放人 ℃冰箱中保藏。
23.(10分)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入烧杯内,加2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至200mL。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将pH调至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套培养皿中,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套
开盖,在空气中暴露10s
第2套
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3套
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4套
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5套
对照(不打开盖)

1)该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是__________培养基,该种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
①“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出现如下问题,请给予解答:
1)一位同学用稀释倍数为106的稀释液在培养基中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数数为21、
212和256,该同学以这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你认为这一结果是
否接近真实值?如果需要改进,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同学筛选出的菌落为150个,其他同学只选择出50个,并且他在设计实验时并没有设
置对照。你认为A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
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分、无机盐(2分)
2)固体(1分);分离和计数(1分)
3)①防止培养基的温度过高使培养皿因受热不均而破裂(2分)
②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细菌(或微生物)(2分)
③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繁殖(2分)
24.1)不接近真实值,接种前将菌液摇匀后重新实验(3分)
2)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3分)
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4分)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题答案
1.1)含碳有机物、金黄色葡萄球菌 2)固氮微生物 3)调整pH
4)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5)琼脂(或凝固剂) 6)碳源
2.1)A 、B 2)高压灭菌杀灭了士壤中的微生物,农药分解慢
3)没有经过灭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且速度快。
3.1)好氧性细菌 2)有机物 3)好氧细菌氧化分解亚甲基篮染料
4.1)圆褐固氮菌 2)硝化细菌 3)青霉素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
5)黑色、大肠杆菌 6)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乳酸菌
7)纤维杆菌 8)氮源只含尿素
5.1)①无氮;加青霉素 ②混合菌 2)a.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b.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6.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无机盐、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无菌水 4)多;高 5)盐(或NaCl),选择性培养基
7.1)纤维素(酶) 2)B、E 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
4)酶的活性 5)酵母菌;无氧(密封、密闭)
8、1)乳糖、蔗糖、蛋白胨;主要用于构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
2)蛋自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3)水、无机盐 4)异养型 5)B
9.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使培养基凝固 2)调节PH 3)液体
4)异养型 5)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0.1)牛肉膏、蛋白胨、水、无机盐、琼脂;蛋白胨;牛肉膏;牛肉膏;凝固剂
2)比例;搅拌;琼脂糊底引起烧杯破裂
3)1/3;高压蒸汽灭菌锅;100;121℃;15~30min;废弃 4)适量水 5)外;冷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