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么都快乐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很好”,接着说这样玩的特点,最后几行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样玩都会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诗歌情趣,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并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学生说一说视频中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
2.交流:你们课间怎么活动?
3.(课件出示课间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中同学们的神情,说说他们玩时的心情。
4.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板书:怎么都快乐),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并多读几遍,再和同桌互查互纠。
(2)圈出课后生字和多音字,努力读准生字,把句子读通顺,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习归类识字。
(1)字音辨别。
①多音字“得(děi)”一般用于口语表达中,如“你得快一点儿”“就得这样做”。“得”还有2个读音,读“dé”时,可组词“得意、得到”;读“de”时,可组词“跑得快、飞得高”等。
②“篮、连”是前鼻音,“绳、讲”是后鼻音;“怎”是平舌音,“绳”是翘舌音;“运”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字形识记。
①加一加:乍+心=怎;习+习=羽;又+戈=戏;?+兆=跳;讠+井=讲。
②形近字识记:连——运。
③图文结合识记:(课件出示跳绳、羽毛球、排球、篮球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识记“跳、绳、羽、球、排、篮”6个生字;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往日跳绳,打羽毛球、排球、篮球的生活经历识记这6个字。
④创编字谜识记。
? ◇一犬旁边卧小虫——独 ◇非得露一手——排
◇两个习字并排立——羽
⑤通过部首识记。
·篮 竹字头(?)是由“竹”字演变而来的,带有竹字头的字一般和竹子有关。篮球跟竹子有什么关系呢?篮球起源之初是将竹篮掏空底子作为投球的工具,然后把球扔进挂在墙上的篮子里。这项运动传到中国来,就用“篮球”表示,一直沿用到今天。
? ·跳 指名做跳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到“跳”与脚有关,所以偏旁是“?”。
迁移:指名用这一方法识记生字“排、讲、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字音掌握情况,随机正音。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领读。(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学生观察各个生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生字,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左窄右宽。“王”作偏旁时,上紧下松,下横改提;右边“元”的第三笔撇要穿插到王字旁提的下方。
左窄右宽,左右相平,注意双人旁的写法,右部竖提的竖段要直。
上下结构。注意笔顺,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彐”部的横折起笔要在横中线上,注意横与横之间的间距。
上宽下窄。“立”的末横拉长,压在横中线上,突出主笔。
左窄右宽。“井”的首横短,第二横稍长且穿插到提的上方,撇穿插到提的下方,竖要写直,把整个字写紧凑。
左高右低。右部第二横要长并穿插到双人旁第二撇的下方,竖钩的竖段要直,钩尖靠近竖中线。
右部“午”的竖要写直,第二横穿插到言字旁提的上方。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5.鼓励学生将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玩乐 好玩 很好 很少 当时 当心
音乐 口音 讲学 听讲 行人 行走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关于游戏名称的词语。(课件出示)
折船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讲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跳绳 拔河
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开运动会
(1)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观察上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词语前面都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的则是事物名称。
(2)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试一试。
升国旗 擦玻璃 摆桌椅 扫地 系红领巾
洗衣服 摘棉花 骑单车 放风筝
2.交流: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 怎么样玩都快乐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师:折船、跳绳、打羽毛球、讲故事、老鹰捉小鸡、打排球、踢足球……哇,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玩,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许多人玩。今天,我们初步朗读了诗歌,在朗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我们认识了新字,认识了动宾结构的词语,书写了本课的生字,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继续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理解并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的图片)师生进行一问一答训练。
师:跳什么?——生:跳绳。 师:听什么?——生:听音乐。
师:踢什么?——生:踢足球。 师:打什么?——生:打排球。
师:讲什么?——生:讲故事。 师:玩什么?——生:玩游戏。
2.同桌合作,一人用生字组词,一人听写该词,互查互纠。
3.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看来,在小朋友的眼中,怎么都快乐。这节课,让我们去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开心地玩耍吧!
二、指导朗读,体味情感
1.教师指4名学生接读,其余学生评议:他们朗读得好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教师做朗读指导。
(1)读好动宾结构的词语。关于动宾结构的词语,一般后面的宾语读得稍重一些;几个游戏名称的词语中间要注意停顿,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2)读好几个句子的停顿。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课件出示)
?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
?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3)创设游戏氛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游戏的画面,带着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朗读,读出诗歌的情趣。如第1小节的朗读可以围绕“静悄悄的”这一词语,想象一人在家游戏的画面,读出一个人玩耍时特有的安静和自由;其余三个小节则指导学生联系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情景,读出热闹、有趣、快乐的感觉。除此之外,朗读时每小节的第一句可以强调一下,突出每节诗的重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轮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同桌互读,达到朗读的目标。
4.拓展:通过朗读比赛,评选出“朗读之星”。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一个人可以怎么玩?为什么一个人玩也很开心?
(2)学生交流:用纸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小结:一个人玩,可以折船、折马、看书、画画……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也没人打扰,多好啊!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度过一个人的时光的。
(4)学生联系课文说说“独自”“静悄悄”的意思。
(联系课文可知,“独自”就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的意思。“静悄悄”就是“很安静”的意思。)
思考:“静悄悄”是一个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白花花、绿油油、金灿灿等。)
(5)讨论: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还可以玩些什么呢?指导学生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课件出示不同的句式)学习练说:
一个人可以( ),也可以( )……这样很好!
一个人可以( )、( )、( )……这样很好!
(6)全班默读,感受一个人玩的安静与自由。
2.学习第2小节。
过渡:一个人玩,很好,很快乐,但有些游戏得两个人做,合作起来才能玩得更开心。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读一读第2小节。
(1)同桌合作读第2小节。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这句可以两个人分开来读,一个人读“你讲我听”,一个人读“我讲你听”,其余句子两个人齐读。
(2)两个人还可以玩些什么呢?(同桌合作,选用不同的句式练说)
两个人可以( ),也可以( )……这样玩,很好!
两个人可以( )、( )、( )……这样玩,很好!
(3)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如打乒乓球、下跳棋等。
(4)选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联系玩时的情景,感受两个人玩的快乐。
3.学习第3小节。
(1)自由朗读第3小节,想一想:三个人和两个人讲故事有什么区别?
(2)指导理解“有劲”。(课件出示句子)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边读边想象多人听故事时的有趣和热闹,指导了解“有劲”在文中的意思是“有趣味、有意思”。
(3)(课件出示一个人跳绳图和第三幅插图)体会一个人和三个人跳绳时的不同心情。
(4)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第4小节。
(1)教师引读。
(师)一个人玩——(生接)很好! (师)两个人玩——(生接)很好!
(师)三个人玩——(生接)很好! (师)四个人玩——(生接)很好!
(师)很多人玩——(生接)更好!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许多人玩,好在哪儿?
(3)男女生合作朗读。(前四行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最后三行齐读,感受诗句的节奏)
(4)教师朗读游戏名称,学生边听边想象游戏时的情景,感受大家在一起玩的快乐。
(5)许多人在一起,还可以玩哪些游戏呢?学生练说。
许多人在一起,可以( )、( )、( )……这样玩,更好!
(6)齐读第4小节。
5.全班讨论:你喜欢几个人一起玩?理由是什么?
生:我喜欢许多人一起玩。因为许多人一起玩非常开心,玩法也多。
注意:学生无论是说喜欢独自一人玩,还是许多人一起玩,都有快乐的事情可以做,都能得到快乐。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怎么都快乐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教师做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有趣的儿童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快乐,时时有快乐。希望同学们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怎么都快乐。
2.读一读任溶溶的其他作品《爸爸的老师》。
3.玩中积累。
玩一玩,说一说平时独自一人玩或是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名称,体会各种游戏带来的快乐。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师:为什么说“一个人玩,很好!”呢?
生1:因为独自一个,静悄悄的,可以用纸折船,折马……
师:你真棒,会用“因为”这个词来回答。
生2:因为独自一个人,没有人吵闹,很安静,这样就可以专心地玩。
师:你真棒!“吵闹、安静、专心”这些词语用得好!
生3:因为独自一个人,很安静,很自由,可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师:你的想法也很棒,“自由”一词用得好!“独自”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说一说?
生:“一个人”。
师:说得真好!自己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干扰,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
生:静悄悄。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所以,“静悄悄”的意思就是指?
生:非常的安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师:你理解得真好!谁能再把这一节读一读,读出静悄悄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一个人的快乐,可是你的声音可能会打扰到正在专心看书的小朋友哦!你再来读一读,好吗?(生再读)
师:谁来说一说他读得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里呢?
生1:他读得很快乐,读得很轻快!
生2:他读书的声音很轻,很开心,,读出了一个人玩耍时的安静和自由。
师:真好!他读得好,你评论得也好!现在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1节吧。(生自由读)
师: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玩些什么?请用尺子把课文里写的游戏画出来。
生1:有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
生2:还有看书、画画、听音乐。
师:是不是除了玩这些游戏,就没有别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玩了?
生:不是,还有很多游戏。
师:你从哪里知道还有很多游戏?
生:第1节有个省略号,表示没有列举完,就是说还有很多游戏没写完。
师:看来你平时上课很认真,表扬他!除了书本上的这些游戏,一个人的时候还可以玩什么游戏?谁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句式)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可以,还可以。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语意思。”课文中很多词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学生只有联系上下文理解,才能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更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教学片段就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说‘一个人玩,很好’呢”,让学生初步感知“独自”的意思,再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表达出了这一词语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人玩时周围的环境,从而理解“静悄悄”的意思,并通过朗读、句式表达,进一步加深对“静悄悄”一词的理解。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语,就能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本课,我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层层递进。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游戏名称的动宾词语;然后指导读好几个难点句的停顿,读通句子;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玩游戏的快乐心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齐读、男女生合作读、轮读、同桌互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既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2.根据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重点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在文中的意思,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