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3 20:3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净月高新区榆树小学 于连冰
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独立能力。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为接下去学习8、9的乘法口诀和计算关于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学情分析:
7的连加法、2-6的乘法口诀都是学生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从已有的乘法口诀基础上交流、探讨、编制7的乘法口诀,重在将过去学会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用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手段:PPT课件、实物投影、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课。
1.同学们,说起高兴的事,都希望早点到来,对吗?看一看这三位同学都有哪些高兴的事。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吗?
2.填表。
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了观察方便,我们先选取一些放在这样的表格里,能看懂吗?
第一行的数表示什么?第二行呢?要想解决几个星期有多少天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你会接着填吗?生填表。
3.汇报。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圈一圈、填一填。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表格结果,借用点子图进行说明。
师课件示范,生在学习报告单上完成。 生汇报。
2.列式计算。
师:根据点子图和你的发现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3.编口诀,找关系。
生自己尝试编口诀。
独立做后和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理解口诀的意义。
师:这9句口诀中哪些已经学过了?
师:重点关注新的口诀,你知道口诀是什么意思吗?还可以计算哪到乘法算式?
是不是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七七四十九)
师: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
4.找规律,记口诀。
师:你觉的哪句口诀难记?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
师:如果我们计算“7×8=?”时,真的忘了口诀怎么办?你能借助口诀之间的关系解决吗?
师:淘气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这个算式你会填吗?填一填。 7×8=7×□+7×□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还可以怎样填空。
三、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抢答,直接说得数
2..看口诀写算式。
七八五十六 七七四十九 六七四十二
3.一首古诗共有多少个字?(村居)
4.计算
5. 5×7+7=7×( ) 5×7-7=7×( )
四、 全课总结,沟通联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不仅出现在数学书中,也会出现在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中,课件出示西游记的片断。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