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初步明白化学变化的第二个化学实验,这个实验不像上一次的实验给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
首先本课我引导学生展开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的研究。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己经对如何观察特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我没有过多的和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观察,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只是在关键问题是给以提示。
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一个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实验类型,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前我并没给学生明确的实验目的,只是让学生观实两种物品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学生根据这个实验目的,首先和以往一样设计了实验的方案并根据这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当学生将两种物品混合后,可以听到班级内暴起的惊叹之声。这时我适时的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们汇报了自己的发现,但是这个发现仅现于眼睛看到了,所以又为学生准备了第二份实验才料,让学生再做一次实验,不过在这个实验进行之前,我让学生明确了这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学生针对一问题展开的激列的讨论,最进行实验并得出了结讨,同时证实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一种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气球、小苏打(玻璃盘)、白醋(小烧杯)、集气瓶(毛玻璃片)、长火柴、小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这是什么?吹过没有?用什么吹?
2、用嘴吹不稀奇,老师可以用瓶子吹气球,你信不信?注意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演示瓶子吹气球)
3、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到什么问题?
4、我来揭晓答案: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我们家里常见的白醋。
5、谁能说一说白醋的特点?
6、白醋大家比较熟悉,气球里面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平时见到过小苏打吗?能不能说一说它在哪些地方有运用?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以及混合后的变化
1、看来大家对小苏打比较生疏,有必要观察一下小苏打和白醋。请各组组长到前面来领实验材料。
2、学生领实验材料。
3、一会我们要完成一项观察和实验任务,先来看一下要求:
出示PPT: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物质
状态
颜色
透明度
气味
白醋
?
?
?
?
小苏打
?
?
?
?
(2)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起来,观察有什么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讲要求:
(1)第一步,先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注意:不要用尝的方法,如果要闻气味,不知道的液体,要用什么方法?
(2)第二步,把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起来,观察它们的变化并用最简单的词语记录。混合时你准备怎么混合?是先倒小苏打还是白醋?为什么?哪种方法好?先把小苏打倒进集气瓶,再把白醋倒入,盖上毛玻璃片。(混合后,可以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
4、PPT温馨提示:
5、比一比看哪组观察记录最仔细。
6、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7、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小苏打、白醋的特点。
8、哪个组汇报混合后的现象?
三、探究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一)验证不支持燃烧
1、在这么多的现象中,哪个现象是最显著的?(气泡)
2、那你知道冒出来的是什么气体?为什么?
3、问:今天集气瓶里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4、既然我们怀疑它是不是二氧化碳,就要从二氧化碳的特点入手
5、问:你知道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吗?
出示PPT: 1、不支持燃烧 2、比空气重
6、我们先来验证第一特点:不支持燃烧,如果老师给你一包火柴,你想怎么验证?
7、出示演示:集气瓶(空气)、火柴,操作方法,强调是伸进去,不是扔。
8、师发火柴(长把),分组实验(后整理器材),师巡视指导。
9、汇报现象:火柴灭、瓶口有雾气
10、小结:大多数伸进瓶口的灭,个别伸到里面灭。
11、演示:看老师的,师演示制作气体,火柴灭
12、演示:刚才有同学说瓶口太小了,伸进去就灭了,这有一个只有空气的集气瓶,师点燃火柴伸进去,不灭。
14、问: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不支持燃烧)——板书
(二)验证比空气重
1、现在能确定就是二氧化碳吗?
2、还需要验证第二个特点:比空气重。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
出示烧杯(固定两根蜡烛,一长一短),如果点燃蜡烛,像刚才一样制作一瓶气体,然后把气体沿着杯壁从两支蜡烛中间倒进去,你认为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如果这个气体比空气重会怎么样?比空气轻又会怎么样?
3、我们用实验来证明。——演示实验(制作一瓶气体、点燃蜡烛、倒气体)
4、你发现了什么?怎么灭?这说明什么?(比空气重)
5、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又验证了一条——板书:比空气重
(三)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1、同学们,现在我们能确定它是二氧化碳了吗?(生:不可以,还有其他气体符合这两条)
2、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谁发现了请举手:
出示PPT:“气体性质”阅读资料卡
(1)氧气:无色、无味,比空气略重,支持燃烧,可供呼吸用;
(2)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3)氮气: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4)氢气:常温下稳定,比空气轻,具有可燃性;
(5)氙(xiān)气: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6)氩气:性质不活泼,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3、看来刚才这位同学的思维是非常严密的,刚才我们已经验证了,这种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还是不能确定它是二氧化碳,对不对?看来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没有足够的证据是不能轻易下结论。
4、小结: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如果我们想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最终确定它是什么气体那还需要很多的实验,好在科学家已经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这种气体它就是二氧化碳,所以老师在这里必须写上 ——板书:大量研究
四、知识拓展
1、老师有一个问题,现在集气瓶里的液体是不是原先的白醋?为什么?(白醋酸,液体不酸)
2、大家知道它是什么液体?(醋酸钠)——板书:新液体
3、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新液体 像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师:以后同学们还会学到很多的变化,尽管它们有各种各样的现象,但是只有产生新的物质,才能叫化学变化。
5、问:集气瓶里的小苏打还有吗?(加热,加白醋是否起泡沫)
6、师演示:在集气瓶的液体里倒入白醋,还有小苏打吗?
7、四年级我们曾经研究过 “溶化、溶解”,小苏打溶解在水中是还存在的,溶解现象是物理变化,而小苏打放进白醋里,小苏打还有吗?
8、小结:小苏打与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新液体。
9、提示:在今天的实验中,可以用点燃的火柴验证是否支持燃烧,以后除非是老师让你们去试,否则不能用火柴,因为有的气体遇火会爆炸。
10、生活中的混合现象很多,有的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有的则属于物理变化。谁能给举例说明?
11、出示视频:可乐加薄荷糖(盐、冰糖)实验
师:我们来看一个奇妙的混合实验——可乐加薄荷糖(盐、冰糖)实验
12、最后提醒一句话,混合后的可乐还能喝吗?——不能
13、两种物质混合后在发生了化学变化之后,产生了新物质,并且原来的物质也会发生变化。
14、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板书课题,如果把白醋和面粉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回家去试一试,下节课告诉老师。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 + 白醋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 新液体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