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化 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课堂导入 我们都知道蜡烛能燃烧、铁能生锈、食物易腐烂、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这是物质的性质,这些性质有什么共同点?石蜡是白色的固体,水是无色的液体,而这些性质又有什么共同点?1.化学性质的定义:2.物理性质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等课堂探究⑴熔点和沸点 P8 ①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的熔点为0℃。如: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为100℃。课堂探究(固态变液体)(液态变气态)(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课堂探究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强为101kPa)(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课堂探究1.0g/cm37.8g/cm32.7g/cm31.429g/L1.977g/L1.293g/L(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
变化: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课堂探究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①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②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③酒精能燃烧;④水的密度比汽油大;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⑥铜可以导电。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③ ⑤① ② ④ ⑥ 例: 性质 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课堂探究实验操作( P9):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3.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课堂探究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试试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2.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物质的区分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思考与讨论:课堂探究(1) 如何正确闻气味?
(2)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扇闻法燃着的木条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课堂小结体现决定用途 性质课堂小结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可以区别物质。D课堂练习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B课堂练习3.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CD4.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
哪些是化学性质( )。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ECBDA课堂练习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用途的关系如下:课堂练习(1)请用下列两个叙述的序号填空:
② ;③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着了,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B.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可用作照
明弹
(2)请用除上述外的两个叙述填空:
① ;
④ 。 课堂练习BA碳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光、放热,可以用作燃料铜丝作导线,说明铜具有导电性谢 谢 观 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