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八、九单元综合复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Zn:65 S:32 O:16 Fe:56 Cl:35.5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B.高炉炼铁的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沙漠地区金属不易锈蚀的原因是沙漠地区氧气浓度低
D.从化学角度分析,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B.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氧化钙放入水中,液体温度升高
3. 要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固体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
4. 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5. 保持温度不变,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象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6. 在20 ℃时,向某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一定增加 B. 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C. 溶液浓度一定变大 D. 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7.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溶液变浑浊B. 溶液变为不饱和C. 溶液质量变小D.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8.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9.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11.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B.④可能是25 ℃时的饱和溶液
C.②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①的2倍 D.升温可将①②③④中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12. 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金属不是K、Na、Ca,且与盐酸反应形成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c
B.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a>c>b
C.三种金属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D.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13. 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是纯净物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4. 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锌 B.碳 C.铝 D.银
15.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16. 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仅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仅②③⑤ D.仅②④⑤
17. 如图,将足量的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稀盐酸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型管中液面一定相平
B.U型管中液面可能左升右降
C.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D.右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18. 分别向50g 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
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
二、填空题
19. 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2)楼顶常装有用钢铁做的避雷针,这说明钢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3)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其_______的结构决定了其不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生锈。
(4)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合金与纯金属比较,其优越的性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根据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 ℃。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含义是 。该温度下,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
④60℃时,对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如A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 E(填“>”或“<”或“=”),溶液不饱和的是 (用A、B、C、D、E填空),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1.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 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三、实验题
2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1)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交流与讨论】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23.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硅与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猜想二: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硅。
猜想三: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 。
【设计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四、计算题
24.某纯碳酸钙粉末中不慎混入了部分杂质CaCl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第八、九单元综合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DB 6-10、DBCAB 11-15、CDDCB 16-18、AAD
二、填空题
19、(1)BD (2)导电 (3)氧气和水 疏松多孔 (4) (5)硬度大
20、(1)20-40 (2)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65.8 升温
(3)降温结晶 (4)= C B=E>C
21、(1)63.9g (2)30.0 CD (3)AC
三、实验题
22、实验回顾(1) 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
交流与讨论(1) (2)用砂纸打磨
23、 镁和硅 稀硫酸 氢氧化钠
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加盐酸 粉末中还有镁 三
四、计算题
24、(1)4.4 (2)11.7% (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