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化 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 二氧化碳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 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课堂导入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CO2溶解性实验课堂导入纸花由
紫变红纸花不
变色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
紫色石蕊
变色纸花不
变色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纸花由紫变红;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
使紫色石蕊变红;烘干后又变为紫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水和CO2独自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ⅠⅡⅢⅣ课堂探究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常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用学过的方程式表示白色固体的形成过程,想一想如何清洗这层白色固体?相应的原理方程式是什么?因为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清洗可以用少量的酸,如:盐酸,醋酸化学性质5: CO2+Ca(OH)2 =CaCO3↓+H2OCaCO3+2HCl=CaCl2+H2CO3课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堂探究1.为了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通入水中
D.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2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C课堂练习2.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 )。
A.用石灰浆抹墙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C.到溶洞探险前,先用手电筒照明试探能否进入
D.进入红薯和白菜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C课堂练习3.在国外,有一山洞人们称为“死狗洞”也就是当狗等一些小动物进入洞内会昏迷或死去,而人却没有变化,其原因是: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并且CO2不能供给呼吸课堂练习4.氢氧化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新鲜的鸡蛋进行呼吸作用,通过蛋壳的小孔排出CO2,为停止鸡蛋的呼吸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鸡蛋的保鲜剂,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课堂练习 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保鲜5-7个月。 原理: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覆盖在鸡蛋表面,堵住了气孔。这种情况下,鸡蛋里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这样就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另一方面决大多数细菌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PH4.5-7)所以碱性的石灰水里也不用担心细菌的干扰.课堂探究3.久为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以及溶洞中,CO2的含量都比较大。 回答下列问题:
1.CO2无毒,但 供给呼吸(填能或不能)
2.密度比空气 。 (填大或小)灯火实验不能大课堂探究制汽水、碳酸饮料灭火作气体肥料作制冷剂。如:用于食品冷冻、人工降雨,舞台造雾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课堂探究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 ,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毒性呼吸通风透气课堂练习2.大气中的 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 作用,这种现象叫 。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保温课堂练习二氧化碳增多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1.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等。2.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5.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4.气候反常,暴雨、洪水增多3.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课堂探究O2化石燃料的燃烧CO2讨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是怎样的?人与动植物的呼吸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堂探究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入大气中的CO2增多;2.能够吸收CO2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而减少课堂探究1.少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尽量步行。
2.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3.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4.少食高热量食物,低碳饮食,科学平衡膳食。
5.少用空调,节约能源。
6.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
7.每张纸都双面打印;
8.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课堂探究1.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
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B课堂作业2.所谓“温室效应”是指( )。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B.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
C.控制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D.地球上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B课堂作业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D课堂作业打开瓶盖,立即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4.如何证明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是CO2 ,你知道吗?课堂作业5.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化石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BC 课堂作业6.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制冷剂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用于人工降雨课堂作业谢 谢 观 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