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门楣的匾额上的“丁号”
是闽南人对自己祖脉源流的探索和追寻
区域经济
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河南崤山
冀鲁豫
关中
河西
巴蜀
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
河南崤山
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
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司马迁
河南崤山
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黄河流域—冀鲁豫(崤函分界) 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
山西 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
江南 长江以南 经济实力较弱 原始森林覆盖,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龙门碣石以北 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 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区域经济多样性,发展水平不平衡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概括汉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南朝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上述材料反映出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时期 开发、南移程度
初步开发
全面开发
逐渐超过北方
完成南移
成为经济重心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唐以后
两宋时期
论从史出
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耕地面积、产量)
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
人口数量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
…….
(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两图,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1: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1: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信息2:汉代长江流域各州范围较大,唐代长江流域各道范围较小;
说明2:唐代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三、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课堂讨论:
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哪些?
农业发展自然环境(地理条件 )
农业发展人文环境(劳动力、技术、社会安定局面、政府重视程度)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次数 迁徙时间 迁徙原因
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第三次高潮
两晋之际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的破坏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
(1)人文环境:
?南方的政治环境相对和平稳定;
?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北方战乱、自然灾害;
(2)自然环境:
④江南统治者为了增强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潜力巨大。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
材料一 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
南方——114 北方——48
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广 广东 北直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2)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济重心南移对泉州的影响
四大
经济区
远古到两晋
第一次
人口南迁
西晋永嘉之乱后
经济中心开始发生变化
三国东晋南朝
第二次
人口迁移
唐中后期
以后
江南开始超过北方
中唐五代
第三次
人口迁移
两宋时期
南方经济
中心地位
的确立
南宋以后
课堂小结
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4)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