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灯泡亮了 - 青岛版(2001)(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灯泡亮了 - 青岛版(2001)(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4 18: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灯 泡 亮 了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电的本领”(第19课)。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探索有关电的奥秘。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拆开手电筒了解其亮起来的原因,二是据此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纪录;能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完整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

难点:完整电路的连接方式
马路夜景图-导入
拆一拆,看一看
1,一个完整的手电筒包括哪几部分?



2,各部分的作用是?
金属外壳
弹簧
后盖


——动手组织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讨论方法,制定方案。







辅助材料认识
温馨提示










1,不能用导线将电池两端的正负极直接连接!!!
2,在连接电路之前,要把开关断开,等电路连接好,检查没什么问题以后,再把开关合上。
——动手组织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2、动手连一连,画出连接图。


















+
__
电路图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蓄电池
银锌电池
电的来历-电池的种类
干电池
锂电池
电的来历-发电站
伏特又叫伏打,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伏打电池。
伏特研究发现,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入一种酸性液体中,连接成一个电路就能产生电流。他对若干种导体进行了长期实验,终于在1799年发明了被后
人称为“伏特电堆”的电池
伏特和他发明的电池




废旧电池别小看,
它是污染小炸弹,
用完送到回收站,
保护环境做贡献。
一,废旧电池
温馨提示

二,安全用电
电插座、电插头,
还有电线和灯口,
看见千万别伸手,
安全第一记心头。

温馨提示
谈收获

今天我学到了……

课后作业——水果/蔬菜电池制作

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西红柿或橙子里,用导线把它和电流表连接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水果电
池。同样的做法也能做
成蔬菜电池,课下请同
学们继续探究,制作一
个简单的水果或蔬菜电
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