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 教科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 教科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4 18: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
2.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B.?高原?????????????????????????????????????????C.?山地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4.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沙化?????????????????????????????????????????B.?石化?????????????????????????????????????????C.?风化
5.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
A.?沙砾??????????????????????????????????????????B.?沙??????????????????????????????????????????C.?粉沙
6.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动物??????????????????????????????????????B.?风吹??????????????????????????????????????C.?雨水的流动
7.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
8.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强?????????????????????????????????????????B.?弱?????????????????????????????????????????C.?无法判断
9.把土壤拿来烧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
A.?水分????????????????????????????????????????B.?黏土????????????????????????????????????????C.?腐殖质
10.河边的卵石又光又圆,是由于(??????? )形成的。
A.?热胀冷缩?????????????????????????????????B.?水的冲刷?????????????????????????????????C.?植物的作用
11.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
A.?石块?????????????????????????????????????????B.?泥沙?????????????????????????????????????????C.?小鱼
1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土壤流失??????????????????????????????????B.?土壤沉积??????????????????????????????????C.?海水冲刷
13.不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因素是(????? )。
A.?坡度大小??????????????????????????????????B.?有无植被??????????????????????????????????C.?闪电次数
14.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水的流速也(???? ?)。?
A.?变快?????????????????????????????????????????B.?变慢?????????????????????????????????????????C.?不变
15.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
16.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热带雨林
17.如果持续遭受暴雨,那么房屋在(??? )受到的影响最小。
A.?山坡处??????????????????????????????????B.?山脚处??????????????????????????????????C.?山下平缓地带
18.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 )。
A.?人们需要木材????????????????????B.?人们需要粮食????????????????????C.?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二、判断题
19.在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代表海洋的深浅不同。(??? )
20.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
21.地球的大部分是陆地,小部分是海洋。(??? )
22.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岩石的变化。(???? )
23.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慢慢会变尖。(??? )
24.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
25.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
26.冰川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 )
27.黄河的水面高出地表,是有名的地上河。(??? )
28.在同一地区,土壤坡度的大小不会影响侵蚀的程度。(??? )
29.为了让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可以在四周多种一些植物。(????? )
三、填空题
30.我国地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31.我国的地形________?高________低,西部多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呈
阶梯状分布。
32.杭州玉皇山海拔200多米,属于________地形;天目山清凉峰海拔1787米,属于________地形。
33.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4.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________?,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__,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________。
36.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________?。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37.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__和 ________现象发生。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四、综合探究题
38.补充图片

39.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如果雨水降落到一块无植被覆盖的土坡上,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雨水会不会对土坡产生影响?
(2)土坡会发生什么变化?
(3)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40.看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想要建造房屋,你会选择上图中的哪一处为什么?
(2)在B处建造房屋有什么隐患?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
2.【答案】 C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3.【答案】 A
【解析】【解答】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特点。
4.【答案】 C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原因。
5.【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微粒的大小。
6.【答案】 C
【解析】【解答】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有河水很浑浊。
【分析】本题考查小河里水很浑浊的原因。
7.【答案】 A
【解析】【解答】白天气温高,岩石热胀,晚上气温低,岩石冷缩,季节和昼夜的交替使岩石不断热胀冷缩,最后破裂。
【分析】本题考查岩石破裂的原因。
8.【答案】 A
【解析】【解答】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强。水的流速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弱。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流速携带泥沙的能力。
9.【答案】 C
【解析】【解答】把土壤拿来烧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分析】本题考查腐殖质的特点。
10.【答案】 B
【解析】【解答】河边的卵石又光又圆,是由于水的冲刷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卵石光滑的原因。
11.【答案】 B
【解析】【解答】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有河水很浑浊。
【分析】本题考查小河里水很浑浊的原因。
12.【答案】 B
【解析】【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土壤沉积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的原因。
13.【答案】 C
【解析】【解答】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
14.【答案】 B
【解析】【解答】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水的流速也变慢。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坡度的流速。
15.【答案】 A
【解析】【解答】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时,出来要探究的条件外,其余无关条件都要保持一致。
16.【答案】 B
【解析】【解答】黄土高原没有植被,泥沙很容易被雨水侵蚀。
【分析】本题考查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地方。
17.【答案】 C
【解析】【解答】房屋在山底下受到的侵蚀是最小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土地的坡度越大,受到的侵蚀程度就越大。
18.【答案】 C

【解析】【解答】植物可以固定土壤,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树造林可以水土,起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
二、判断题
1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很深,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浅。【分析】本题考查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洋深度。
2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有火山和地震等形式。【分析】本题考查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
2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地形的特点。
2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人类的活动也会使岩石发生各种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岩石的影响。
23.【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会慢慢变得圆滑。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流水对岩石具有侵蚀作用。
2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比如在河流下游形成平原。【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对人类的影响。
2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河流的下游河床流速慢,细沙会沉积下来。【分析】本题考查下游河床的特点。
2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球表面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原因。
2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黄河的水面高出地表,是有名的地上河。【分析】本题考查黄河的特点。
2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坡度大小、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
2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植树造林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让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分析】本题考查种植物对家园的意义。
三、填空题
30.【答案】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31.【答案】西;东;高原;平原
【解析】【解答】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的特点。
32.【答案】 丘陵;山地
【解析】【解答】海拔200多米的小山丘属于丘陵;海拔1787米的山峰属于山地。
【分析】我国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种地形,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是: 平原:海拔较低,小于200你,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大于10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坡度和缓。
33.【答案】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概念。
34.【答案】沙;粉沙;黏土
【解析】【解答】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微粒的大小。
35.【答案】大石块;鹅卵石;细沙

【解析】【解答】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大石块,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细沙。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不同地方的石头。
36.【答案】侵蚀;细沙;黏土
【解析】【解答】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土壤中的细沙和黏土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的概念。
37.【答案】侵蚀;沉积;侵蚀;沉积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和沉积现象。
四、综合探究题
38.【答案】 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解答】地球从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39.【答案】 (1)雨水会侵蚀土坡
(2)土坡上会出现沟壑
(3)雨水会带走泥沙,变得浑浊
【解析】【解答】(1)雨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
(2)当雨水过多时,土坡会出现沟壑;
(3)雨水对土壤具有冲刷作用,雨水带走泥沙后会变浑浊。
【分析】雨水对土壤具有侵蚀作用,连续下暴雨会带来水土流失的现象。
40.【答案】 (1)处于地势平缓处C,距离山较远
(2)容易遭受到泥石流的危害
【解析】【解答】(1)为了使房屋不被雨水冲刷,应该将房屋键在地势平缓之处;
(2)B处处于沟壑的底部,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危害。
【分析】地势坡度越大,土壤就越容易受到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