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七课
《绘画构图初步》课堂实录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新世纪小学 王毅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
过程和方法:
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平形式构图、梯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创意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辅导,如画面的表现效果.......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讲述创作意图,以表扬、鼓励为主,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课程应侧重于感受性、游戏性、体验性,不宜讲授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应该以探究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前面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构图的形式和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主要停留在对画面形象的关注,对构图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针对这种状况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构图,更重要的是通过赏评活动和探究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构图形式、理解构图的作用,进而在今后的美术学习和生活中合理运用构图。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差异,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分层次的要求,对兴趣较淡薄、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引导学会分析作品构图形式,对兴趣浓厚、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不仅要会分析构图形式更要理解构图的作用,为今后运用到绘画练习和生活摄影中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游戏法。
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鼓励引导学生要主动的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
五、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学会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七、教具:
多媒体 范画 静物 几何石膏 绘画工具等。
学具:
绘画工具 静物 几何石膏 静物台 纸 等。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 一 )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两张图片,老师告诉大家这两张图片中静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物体所摆放的位置不一样。下面我请同学说一下两张图片你更加喜爱哪一张?
生:右边的一张。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感觉看上去很舒服。
师:好!说得很好。喜欢这一张是因为这张静物摆放的位置更加合理,其实在我们的绘画中就是这样把很多的静物更加合理的摆放在画纸中让大家用眼睛看上去更加舒服,这便是构图。下面一起来学习新课《绘画构图初步》。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两幅图画、师生间谈话了解,进而揭示课题。】
( 二 )授课
1 初步认知构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初步认识什么是构图?
(出示PPT学生朗读)
构图是绘画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指画面构成的技巧,借以更好地表达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突出绘画的形式美感。了解一些绘画构图的初步知识,既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也有利于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
【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认知构图,激发学生对于构图的认识。】
2 认知多样构图
师:好!同学们阅读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构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么老师可要告诉大家在咱们的绘画过程中,构图的形式非常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多样的构图。
(出示PPT学生多样的构图)
通过讲授多样的构图引出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平行式构图、圆形构图、梯形构图等构图形式,告诉学生构图形式非常多,如上是绘画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形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知多样的构图,帮助学生理解构图的多样性。】
3、欣赏范画、进步学习构图
师:好!同学们读完以后是不是会感觉构图形式这么多,在今后的绘画过程中自己怎么来区分和运用呢?同学们别着急!咱们通过如下的范画逐一的进行分析。下面大家看油画作品:
教师出示图片通过展示范画,请学生说出不同构图形式:
⑴《铜水箱》、三角形构图均衡,富有变化,能够给人平稳的感觉。
⑵《好客的塔吉克人》、S形构图构图活泼柔美。
⑶《椅中圣母》、圆形构图构图饱满而又充满张力。
⑷《瓶花与香蕉》梯形构图作品构图饱满凝重,瓶花占据画面的主体地位,与香蕉形成梯形的轮廓骨架,造成稳定而又富于变化的构图形式。
⑸《鸢尾花》、倒三角构图造成晃动不稳定感,是一种活泼有动感的构图形式,具有向外扩张的形式感。
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平行式构图给人一种安定、广阔、宁静、稳定的感觉。
(教师出示范画、逐一讲解多样的构图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欣赏学习范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每一种构图深刻的构图理念。】
4 构图尝试、拍照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学习了如此多样的构图技法后,大家想不想自己亲手摆一摆试一试呢?
生:想!
师:好!下面咱们就小组合作一起来摆一摆?看看每组同学在构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学们尝试摆放吧!
(学生活动摆静物构图。)
师:老师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下你们的静物构图,通过软件传到电脑设置中于是咱们就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欣赏你自己所摆的构图。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通过分析六组学生的摆放构图练习稿,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构图中的几大误区和注意事项。进而引出板书:板、 空、 闷、 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品评小组之间的构图稿,加强学生对于构图中的四点构图误区的理解。】
5、演示范画、认真讲解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今后的构图绘画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构图误区。刚才看到同学们摆放静物这么积极主动,老师也跃跃欲试想要亲手摆放一组静物,下面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采用的是哪一种构图,看谁猜的最快?
(教师演示摆放静物做范画)
生:三角形构图。
师:好!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老师把这样一组三角式构图画在图画中,首先先画一个大大的三角轮廓,然后先勾勒出这一组静物的主体物,这一组主体物是正方体和横穿体,大家勾勒时一定要注意主体物的高、低、左、右的位置关系。然后继续勾勒两边的多面体和躺着的棱锥体,也要注意他们的位置关系。好了,这样一幅三角式构图勾勒完毕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能够绘画一副呢?
生:想!
利用学生的对构图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教师尝试摆放构图,并演示作范画。在教师作范画的过程中边演示构图技法并对该组静物进行认真分析,区分出主体物并讲解构图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构图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构图、做范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绘画构图的兴趣。】
6、学生构图、逐一展示
师:先别着急!大家先看我们的大屏幕,里面有具体的构图要求。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丰富多样的静物,这样,同学们先小组合作摆放出一组你们小组最满意的构图,最终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构图最棒?
学生动手摆放构图。
师:下面请同学说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小组采用的是哪一种构图?
生:我们第一小组采用梯形构图。
生:我们第二小组采用梯形构图。
生:我们第三小组采用三角式构图构图。
生:我们第四小组采用倒三角构图。
生:我们第五小组采用三角式构图。
生:我们第六小组采用三角式构图。
通过一系列的构图方式方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组构图。在以上所学的多样的构图技法中选择自己小组最感兴趣的一种构图进行尝试摆放,之后小组出代表逐一地对每一组构图进行阐述,自己小组内、小组与小组之间都可以进行品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尝试构图加深对构图的理解,并对其合理运用。】
7、绘画构图、巡视指导
师:好,刚才看到每组同学摆放的这么有创意,下面咱们就拿起自己的画笔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开始绘画吧!
学生自由选择绘画角度,把自己小组摆出的静物轮廓图用线条勾勒出。学生尝试绘画构图,创作过程中,教师做细致的分组指导。。
(作业要求:用铅笔完成一组有主次、疏密、远近变化,并有稳定感的静物写生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勾勒出自己小组的静物轮廓图,加深学生对于构图的进一步理解。】
8、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小组出代表汇报小组所摆放构图类型,展示作品。
学生创作出的作品进行展示汇报。教师针对绘画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恰当的鼓励评价语言,恰到好处的对不同的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点拨和鼓励。
(自评 互评 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示环节,对作品恰到好处的评价鼓励。】
( 三 )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师:同学们,课上所讲到的构图形式你最喜欢哪一种?刚才的绘画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构图画的都非常不错,课下我们把画面继续完善都打上明暗面的调子,下节课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们绘画的最生动?好这节课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作总结归纳,鼓励学生认真创作。】
( 四 )板书设计:
绘画构图初步
三角形构图 圆形构图 S 形构图
倒三角构图 梯形构图 平形式构图
忌: 板 偏
空 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