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整体感知 学习要点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隋唐时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咸通九年
《金刚经》
(雕版印刷作品)缺点: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泥活字加工工序活字版 活字印刷在印完之后,把泥字拆开,就可以再次排版,可以重复使用,印制多本书籍。雕版印刷活字印刷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后来,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沈括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泥活字版《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2.火药的应用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司南(模型)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后来人们把磁性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罗盘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传播和影响: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水罗盘(模型) 朱彧[yù] 在1119年写成《萍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材料研读2.火药的应用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2.火药的应用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比之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2.火药的应用传播和影响: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1.陆路交通
2.海路交通
3.中外交流三、发达的中外交通概述:①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②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③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交通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代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东西方往来方便。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材料研读鸡鸣驿(始建于元代,位于河北怀来。图中所示为明代建筑)2.海路交通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航海家不仅使用指南针,还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海路交通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3.中外交流①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②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③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游记的
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
朝廷巡视江南各地,还在扬州做官。
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
、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
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
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
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
向往。马可·波罗像BD1.(2016?四川成都)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16?江苏淮安)“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3.(2016?山东滨州)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C4.《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5.(2016?甘肃天水)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6.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元朝 B.清朝 C.明朝 D.宋朝
7.(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确立了中国文明故国地位 B.推动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推动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DAD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课后活动2.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课后活动急递铺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