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专题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专题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27 0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专题学案
【本章知识框架】
【疑难精讲】
1.如何理解生物的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关系
生物的环境因素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所有因素。而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但像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属于环境因素,但不属于生态因素,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素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2.如何区分种内斗争与种间斗争
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种间斗争则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里共有3种关系,乳酸菌产生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之间存在种内互助关系;乳酸菌与异种微生物之间是种间斗争关系;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抑制本身繁殖,又属于同种生物之间的种内斗争关系。
3.捕食、寄生与竞争的关系
捕食、寄生和竞争都属于种间关系,但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这是动物所特有的。寄生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被寄生者一般不死亡。竞争不存在捕食关系,不同种的生物往往是生活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争夺共同的资源和生活空间。种内斗争虽有类似捕食(以大吃小、以强凌弱)和竞争(争夺资源和空间)的表现,但应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种内斗争。生存斗争中以种内斗争和竞争最为激烈。
4.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换句话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某个或某种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水分的多少往往是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而在河流湖泊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往往是影响水生生物的关键因素,这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冬小麦春化阶段的低温,动物卵孵化时的温度,就是起主导作用的。判断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能看现象,而要抓住本质。例如,鸟类的换羽与哺乳动物的季节性换毛,表面上看与气候的冷热有关,这种现象似乎是温度对生物影响,但实际上是日照长短起主导作用。
5.要正确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普遍存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即适应具有相对性。首先适应是针对一定条件而言的。适应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暂时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当环境条件出现较大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为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6.注意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群落是各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生活着许多种群,既有种内关系也有种间关系,它不仅影响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种群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把各个种群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因素有许多,由下图可知,种群的各种特征与种群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法指导】
本部分复习建议用1~2课时,1课时复习相关基础知识,1课时,做练习题,反馈矫正。复习时注意:
1.准确把握生态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例题]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A.玉米田中的害虫
B.光照强度
C.土壤的pH值
D.玉米田的海拔高度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海拔高度、纬度高低、水域深度等因素虽属于生物的环境因素,但它们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光照、温度、空气等生态因素间接实现的,故不属于生态因素。
【答案】D
2.注意把握生态因素的主导作用特点及综合作用特点。
在特定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中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例如小麦春化阶段的低温,动物孵化时的温度,沙漠地区水分对生物的影响等。同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会引起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降雨会引起温度下降等。
3.充分把握种群的概念及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
在学习种群概念时,一定要把握住两个同一,即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在学习种群特征时,要以种群密度的变化为核心。围绕其他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展开分析。

【典型例题精讲】
[例1](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解析】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也就是说枯枝败叶等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利用率高,残枝落叶在地面上或被动物所食,或被分解,很少积累;温带森林主要是落叶植物多,由于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残枝落叶等含有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慢,积累的有机物多,同时热带雨林主要是常绿植物为主,落叶少。
【答案】A
[例2]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氮量
【解析】考查非生物因素中的阳光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由于波长不同,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也就不同,而不同水生植物所需的光的波长又不同,致使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
【答案】A
[例3]下图是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鱼种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北极海域 热带湖泊 全球分布
A. 1 2 3
B. 5 3 4
C. 3 4 2
D. 2 1 5

【解析】分析得知,5种鱼中的1适于生活在温度较高、盐分较小的环境(热带湖泊),2适于生活在温度较低、含盐量较高的水中(北极海域),3适于生活在温度较高、含盐量较高的水中,4适于生活在温度较低、含盐量较低的水中,5适应能力强,在全球均有分布。由此可见,生活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全球分布的分别是2、1、5。
【答案】D
[例4]下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数量变化的三种情况。①、②、③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解析】①图曲线反映了两种生物关系密切,两曲线呈现出同步增减状态,意味着这两种生物不属于对立关系,故①反映了共生关系;从②图可以看出,当一条曲线上升时,另一条曲线随之而下降,反之亦然,两物种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起伏波动,故②图表示捕食关系;③图反映的情况是,一个物种显示出极强的生存优势(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另一物种因此而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绝迹(即个体数量减为零),但图中并未反映出一物种数量的减少对另一物种数量的增加会起到抑制作用(这与捕食关系相区别),故③图表示竞争关系。
【答案】B
[例5]避役随环境改变体色,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雌黄蜂的形态,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保护色、保护色、警戒色
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解析】避役改变体色,并始终与环境色彩相一致,所以此种生物现象为保护色。瓢虫具有令人难以接受的气味,且其鞘翅斑点色泽鲜艳,所以这种色彩为警戒色。蜂兰的唇形花瓣似雌黄蜂,指外表形状与雌黄蜂相似,所以这种现象为拟态。
【答案】B
[例6]在下列四个系统中,哪一个系统中的昆虫最有可能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适应
A.草地、无毒毛昆虫、食虫鸟
B.荒地、有毒毛昆虫、食虫鸟
C.草地、有毒毛昆虫、食谷鸟
D.荒地、无毒毛昆虫、食谷鸟
【解析】①荒地比草地上的昆虫更易形成警戒色。因为草地上绿色为背景,昆虫可形成保护色或拟态;②有毒毛昆虫才能形成警戒色,因此无毒毛昆虫即使形成了鲜艳的体表颜色也只能称为拟态;③在有食谷鸟而无食虫鸟的环境中不易形成警戒色,因为食谷鸟不捕食昆虫,故对昆虫的进化不构成选择作用。
【答案】B
[例7]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解析】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概念。A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中的全部鱼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都属于群落的范围。
【答案】D
[例8]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
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
(1)在4月至7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在4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什么?
【解析】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强度、水温和无机养分,4月~7月间光强度和水温逐渐增大,而无机养分出现的是一种波动性变化:下降→上升→下降→平衡,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正好随无机养分的这种变化而变化。4月~5月上旬,光照增加,水温上升,无机养分供应充足,光合作用加强,同时,浮游动物少,所以浮游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有机物总量明显增加,但随着对无机养分的消耗增多,受无机养分减少的制约,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5月下旬~6月上旬,由于无机养分增多,浮游植物增多,但浮游植物的有机物被浮游动物大量消耗,故浮游植物的现存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
【答案】(1)无机养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随无机养分量的变化而变化。
(2)水温上升,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物量少;无机养分逐渐减少。
(3)无机养分增多,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物增多,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消耗。
[例9]如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型,C表示_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A图看生育前期的个体数目很多,而生育后期的个体数目较少,因此A表示增长型。C图的年龄结构与A图相反(即生育后期的个体数量多,生育前期的个体数量少)。因此,C为衰退型。(2)B为稳定型年龄结构,因此,其特征是: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A为增长型种群,所以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4)C为衰退型,所以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答案】(1)增长 衰退 (2)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4)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深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有鱼和虾类,但没有绿色植物,这是因为
A.温度太低 B.缺少氧气
C.缺少阳光 D.缺少二氧化碳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阳光对植物分布起着决定作用,海面200 m以下的水域里阳光难以到达,故无植物生存。
【答案】C
2.下列各顶中,属于生态因素中生物因素的是
A.保护色 B.拟态
C.休眠 D.捕食
【解析】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和分类。拟态、保护色、休眠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而捕食是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答案】D
3.海洋植物和高山植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沙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水 B.温度、光照、水
C.水、温度、光照 D.光照、水、盐度
【解析】影响海洋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光照,影响高山植物类群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温度,而影响沙漠地区动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
【答案】A
4.(2003年上海高考题)下列非生物因素中对动物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A.土壤 B.温度
C.水分 D.光照
【解析】光对动物的热能代谢、行为、生活周期和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物理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显著,温度影响动物新陈代谢的强度,因而也影响生长发育的速率以及生物的数量与分布;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反过来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生各种代谢有机物不断改变土壤的结构,所以土壤不仅是生物赖以栖息的环境,它还是生物活动的产物。故土壤对生物分布影响最小。
【答案】A
5.同一生态系统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A.蛙与昆虫 B.狼与兔
C.狮子与斑马 D.野兔与田鼠
【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习性、空间场所、所食类型越近似,其竞争程度越激烈。由此,野兔与田鼠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生存空间、栖息场所、食性(草食动物)近似,竞争也最为激烈。而A、B、C中生物的关系均为捕食。
【答案】D
6.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解析】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后,大鲈鱼将以小鲈鱼为食,这应属于种内斗争关系,而不应是种间捕食。蚜虫具有刺吸式口器,靠吸食汁液为主,应属于寄生关系,如跳蚤与人、雄蚊与植物等。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碎食植物属于捕食关系,象牛与草等。
【答案】C
7.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且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些现象在生态学上可解释为
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D.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解析】考查生物因素中的种内和种间关系。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异种微生物生长首先取决于乳酸菌之间种内互助,这是一个隐含因素;乳酸菌与异种微生物之间是种间斗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抑制本身繁殖是属于同种生物之间的种内斗争。
【答案】A
8.有一种牧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阻止取食这种牧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其结果使幼虫迅速变态为成虫。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自然选择 B.定向变异
C.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
【解析】这种牧草产生阻止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使昆虫幼虫迅速蜕皮化蛹成成虫,从而减轻了昆虫幼虫(以牧草为食)的危害,这是牧草与昆虫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进化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这种现象应属于生存斗争中的种间斗争。
【答案】D
9.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
C.都是捕食 D.捕食、寄生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明确两种关系,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以及包含的具体内容,然后再根据概念从本质上加以区别。确定此题中紫腹巨蚊与毒蚊的关系为种间关系,紫腹巨蚊的幼虫专以毒蚊的幼虫为食,符合捕食的概念。紫腹巨蚊的成虫仅以吃竹类植物叶汁花浆为生,说明了紫腹巨蚊成虫通过口器从竹类植物体表吸取叶汁花浆为食,维持自己的生活,是寄生。
【答案】D
10.下列属于警戒色的是
A.淡水上层的鱼,背部深灰色,腹部银白色
B.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
C.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色有棕色斑纹
D.老虎的毛色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适应性的特征。区分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三个概念。要认真进行辨析:①保护色: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一致;②拟态:外表形态或色泽斑与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相似;③警戒色:恶臭毒刺→构成威胁;鲜艳色彩或斑纹→易识别。此题中A、B、C三项易理解,B中无毒蛇的鲜艳体色,好像是警戒色,但无毒蛇本身无“恶臭或毒刺”不符合警戒色的特点,却能与拟态的概念相符,无毒蛇的体色是一种“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有毒蛇)非常相似,所以是拟态。
【答案】C
11.在一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食物网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与群落、种群的区别。题中既包括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也包括阴湿山洼的草丛、苔藓、腐木等成分。其中阴湿山洼、腐木包含着阳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以及分解者等。因此它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显然是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
12.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自左至右依次是
A.捕食、寄生、竞争 B.寄生、竞争、共生
C.共生、捕食、竞争 D.竞争、捕食、寄生
【解析】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说明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应是共生关系。图乙是一种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另一种生物个体数量随着增多或减少,这表明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是捕食关系。图丙中的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正常生活,另一方减少甚至灭绝,这种关系应为竞争。
【答案】C
13.南美天蛾幼虫静止时体态象生长着地衣的枝状部分,受到惊吓时,胸部形状和色斑酷似蛇的头部,以身体弯曲左右摆动。这种现象叫做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防御
【解析】考查生物适应的三种方式即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南美天蛾幼虫虽然有特殊的色斑和形态,类似警戒色,但既无毒刺又无恶臭,不具备警戒色的条件,它的体态和色斑与周围的生物异常相似,从而使自身得到保护或获得其他的好处,是属于拟态。
【答案】C
14.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雷鸟冬天换上以白色为主的羽毛,以逃避敌害。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暖,迟不下雪,结果雷鸟减少许多,与这有关的生物学现象为
①警戒色 ②拟态 ③保护色 ④适应 ⑤适应的相对性 ⑥竞争
A.①④ B.③⑥
C.③⑤ D.②③
【解析】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适应的相对性。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是为了适应冬天的雪地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当环境条件变化时(降雪延迟等),原来对环境的适应就变为不适应。这就是生态学上的适应的相对性。
【答案】C
1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
【解析】考查种群的性别比例特征。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密度。用性引诱剂能够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答案】B
16.(2003年上海高考题)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解析】由题意可知,土壤中有机物量指的是分解者的数量,由图可知,a的数量少,却分解的落叶最多;b次之;c数量最多,分解的落叶量最少。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能力a>b>c。
【答案】A
17.如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着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物质积累
Y——随着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着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A.WXYZ B.XYZW
C.YZWX D.YXZW
E.XYWZ
【解析】曲线1属于“S”型增长曲线,是在有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受密度因素的制约,与实验条件Y符合;曲线2是种群受密度因素制约后种群已停止增长,后又恢复增长,Z的情况与此相符;曲线3属于指数式增长曲线,是在无限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条件W是与此相符合的;曲线4说明种群经增长后使生境条件恶化,已不适于该种群的生存,条件X与其相符合。
【答案】C
18.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草原上所有的候鸟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
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
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种群强调的是一定区域、一个物种、一群个体的总和,缺少或不符合其中一点都不能称为种群。选项A中候鸟含多种鸟类;选项B中单细胞藻类也不能只有一种,选项D中,蜂巢内有工蜂、雄蜂和蜂王,均为同种生物,所有工蜂不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也不符合种群概念。
【答案】C
19.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不同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种群中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人类自身的出生率,其大小并非由自身的生育能力所决定,关键要看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但它们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来体现的。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0.分析说明下列五种生物学现象:
(1)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当云杉的高度超出桦木时,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桦木和云杉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2)比目鱼的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3)流感病毒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
(4)竹节虫的形态酷似竹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5)惟一能为丝兰传粉的昆虫是丝兰蛾,没有它,丝兰无法繁殖后代,而丝兰蛾也只有把受精卵产在丝兰子房里才能正常发育。这种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答案】(1)竞争 (2)保护色 (3)寄生 (4)拟态 (5)互利共生
21.下图为种群的两种存活曲线,请回答:
(1)如果曲线Ⅰ是养牛场,则表示牧场经营很正常,它属于_________型,其特点是_________的个体很多,而_________的个体很少,则种群的_________会越来越大。
(2)如果曲线Ⅱ是养鸡场的鸡群,则表示这个养鸡场已陷入危机,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①留下_________鸡,处理_________鸡;②要保持_________多、_________少的性别比例;③购入或孵化出大量_________,加以良好的_________,使它有很高的_________,让衰退型转化为_________。
【解析】从曲线Ⅰ可以看出,牛群的年轻个体数量较多,而年老的个体较少,故属增长型。从曲线Ⅱ可以看出,鸡种群年幼个体死亡率较高,因此年幼的个体数量较少,已呈衰退型,必须改变饲养条件。
【答案】(1)增长 年幼 年老 种群密度 (2)幼年 成年 雌鸡 雄鸡 幼鸡 饲养条件 成活率 增长型
22.在一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大型鱼类中,一种突然而来的污染使所有植物死亡,请回答:
(1)在此情况下,池塘内氧的浓度将首先_________,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你估计在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和什么样的(污染和还是未污染的)水中,湖中的氧浓度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污染物浓度较小,则对池塘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生态系统,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_________的平衡。
(4)若该污染是脂溶性农药污染,你估计以上几种生物体内含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此类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级消费者,它在食物链中所能获取的能量值最_________。
【解析】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泉,当植物死亡后,其他生物便缺少了O2和能量来源;水中溶解氧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所以白天湖中溶解氧高。如果污染物浓度小,则会通过生态系统物理、化学、生物等的作用维持自身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污染物在水体中会沿食物链而富集。
【答案】(1)氧浓度下降 植物死亡、光合作用停止,氧气不能产生 池塘内需氧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 (2)白天,无污染的湖水中 (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动态 (4)大型鱼类 第四营养级 三 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