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海水“晒盐”》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2《海水“晒盐”》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1:06:19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化学鲁教版 九年级上海水“晒盐”第二课时碘在水中不可溶解,在汽油中可以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那么,物质的溶解性还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同学们都喝过糖水吧,你们是用冷水溶解的糖还是热水?为什么?讨 论热水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易溶解物质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易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氯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除了以上几种因素,物质的溶解性还与什么有关?想一想还与溶剂量的多少有关物质的溶解性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以外,还与溶剂的种类、溶剂量的多少有关,也受温度的影响。你会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多少吗?需要限定哪些条件才能使得出的答案具有可比性? 必须限定是相同质量的水。 必须确定在同一温度下。 必须明确都要达到饱和状态。20mL水(20 ℃ )20mL水(20 ℃ )饱和饱和判断两种固体物质溶解的多少时,需要限定的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量地描述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个要素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法——列表法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钾固体物质溶解度
的表示法——溶解度曲线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1)点
曲线上的点:表示点所对应温度下的该物质的溶解度。(2)交点
交点所对应的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如硝酸钾; 曲线比较平缓,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3)趋势
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了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如氯化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该如何提纯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对于这样的物质,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工业上经常运用这种方法从溶液中提取化工原料和产品。(4)P点表示的意义为 。
(5)若t1=20 ℃,属于易溶的物质是 。练习巩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 ℃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2 ℃时,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在t2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成a、b、c三种饱和溶液,其中以 为溶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大。b>aa>b>caa、c两种物质在t1 ℃时的溶解度相同a、b、c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讨 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原来溶解的气体会随之逸出。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讨 论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讨 论对于气体物质,通常测量它的体积,而不是去称量它的质量,所以研究气体的体积较方便。在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中强调: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那么,描述气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呢?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一般规定压强为101 kPa。描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通常选用质量,以“在100克溶剂里”为标准,研究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那么,研究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应如何规定标准,定义气体的单位呢? 应选择“1体积水”作为标准,研究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总结归纳气体的溶解度: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该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里饱和状态气体物质溶解度的五因素气体体积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
一定温度
一定养鱼池中由于鱼多而导致缺氧,你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养鱼池中水里的含氧量吗?想一想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总结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并且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我们还学会了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下列因素中,与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是( )
A.温度 B.溶剂的量
C.溶剂的性质 D.溶质的性质B2.要使CO2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水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减小压强C3.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根据题意判断,上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______和 ;
(2)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 g温度溶解度 (3)甲、乙的交点P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 ;
(5)从改变温度的角度考虑,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
(6)冷却甲的饱和溶液,现象为 。t ℃时,甲、乙两物质有固体析出升温乙>甲的溶解度相同4.请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 ℃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2)将t2 ℃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ba不能5.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25 g、25 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甲B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