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海水“制碱”》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3《海水“制碱”》同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7 11:15:16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化学鲁教版 九年级上海水“制碱”碱面为什么加了碱面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呢?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讨论与思考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钠、碳、氧Na2CO3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从海水中获得?钠或钠、氧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需要哪些原料?含碳、氧元素的物质;食盐、二氧化碳 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假如你是一位厂长,在设计产品生产的方案中,你会考虑什么问题?原料来源是否丰富、易得?价格是否低廉?工艺流程及设备(生产方法)是否简单?生产过程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节约能源?
……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流程: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讨论与思考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CO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缺点有哪些?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侯氏制碱法优于氨碱法之处是什么?NaCl溶液可循环使用,NH4Cl可用作氮肥。纯碱、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常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白色粉末状晶体小苏打易溶于水实验探究——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碳酸钠易溶于水,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溶液显碱性。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或稀硫酸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稀硫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H2SO4=
Na2SO4+CO2↑+H2ONa2CO3+Ca(OH)2=
CaCO3↓+2NaOH还记得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吗?实验结论呢?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Na2CO3+BaCl2=BaCO3↓+2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水溶液呈碱性
(2)能与大多数酸反应
(3)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4)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一类化学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还记得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吗?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这四个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实验探究滴加氯化钙溶液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明显现象无Na2CO3+CaCl2=2NaCl+CaCO3↓有白色沉淀生成在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中分别存在着什么离子?
它们的混合液中存在什么离子?
为什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Na+和CO32-K+和OH-Na+、CO32-、K+和OH-混合液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即两种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在两种溶液混合时, CO32-与Ca2+结合生成的CaCO3沉淀,Na+和Cl—仍留在溶液中,形成NaCl溶液。Ca2+和Cl-Na+和CO3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CaCO3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并不是任意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反应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1.“国富民强”,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侯氏制碱”制得的是( )
A.NaOH B.NaHCO3
C.Na2CO3 D.Ca(OH)2C2.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CO3
C.CaO D.NaClB 3.“NaCl+CO2+NH3+H2O=NaHCO3+NaCl”是氨碱法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CO2,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所以NaHCO3先结晶析出
D.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C4.如图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向该装置中慢慢加入x,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再慢慢加入y,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则x、y可能分别为( )
A.盐酸、硫酸铜溶液
B.盐酸、饱和澄清石灰水
C.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氯化镁溶液BC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MgCO3+HCl
B.KNO3+BaSO4
C.AgNO3+HCl
D.NaOH+NH4ClB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20 ℃,回答下列问题:(1)H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向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阴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H+ 、 SO42-4H2SO4+Ba(OH)2=H+ 、 SO42-BaSO4↓+H2O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