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
博罗县湖镇中心小学 胡玉清
【教材分析】
《2,5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34页)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考虑到2、5的倍数特征的相似性,5的倍数的特征相对较为明显,先安排学生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再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明确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为此,我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尝试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第二个问题验证5的倍数的特征的正确性;第三个问题尝试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第四个问题认识奇数和偶数。
【学情分析】
因为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2,5的倍数已掌握,所以这节课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在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时我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自学,然后再进行教学的,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为此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预习问题.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然后我只做出相应的点拨。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引入:用列举法找出2、5的倍数
师1: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有哪些?
师2:2的倍数、5的倍数能找完吗?为什么?(找不完,因为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3;在数学王国里,像这种找倍数的方法我们称为列举法。
谈话引入:学生任意说数,老师判断是否2、5的倍数
师4:老师有一个很厉害的方法,我不用列举,我不用猜也不用算,只要你说出一个自然数,我马上就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或者5的倍数。同学们可以随意考考老师,谁想先来?(你要是不相信啊,你就把你说的数写下来算一算,验证一下。)
新授
引出课题,提出目标
师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当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你也能变得像老师这么厉害呢!(表扬)
研究5的倍数
(1)、在百数表上圈出5的倍数
师2:我们先来研究5的倍数。请看屏幕,老师出示了一个百数表。大家看看这个表格有什么特征?(有按顺序排列的100个数字)
师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3页,找出百数表。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用圆圈圈起来。
师4:谁来说一说你圈了哪些数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观察总结出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师4:下面看看谁能马上判断这些数是不是5的倍数。(指名答)
这些一位数两位数的特征是这样,三位数四位数或者更大的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呢?我们简单验证一下看。(举例136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举例,继续去验证。
3、研究2的倍数
(1)、在百数表上勾出2的倍数
师5:让我们继续用百数表来研究2的倍数。在同一个百数表里找出2的倍数,打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先投影出示学生完成情况,再课件展示2的倍数)观察百数表里这些2的倍数,谁能找出这些数的特征呢?跟十位上的数字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只看个位就可以了,再大点的自然数也是可以这样判断的。不信的话,可以在课后同学之间验证一下,也可以找老师陪你一起验证。(板书)
(2)、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口头判断老师说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
师6: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你能马上判断老师说的这些数是不是2的倍数吗?
(4)、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师7:是2的倍数我们叫它偶数,也是生活中常说的双数;不是2的倍数,我们叫它奇数,也是生活中常说的单数。在自然数里,除了单数就是双数,有没有不单不双的数?(没有)这样看,在自然数里,要么就是奇数要么就是偶数,也不存在不奇不偶的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
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口头判断老师说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师8: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要计算吗?(不用计算,看个位就可以了)看谁能马上判断老师说的这些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思考一下:最小的奇数是多少?最小的偶数是多少?
在百数表上研究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师9: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划了圈和打了钩的百数表,有没有人发现,有一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呢,找出来看看。这样的数有怎样的特征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练习
圈数并交流判断方法。
师1:我们已经研究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老师看看哪些同学已经掌握好了呢?请打开课本第34页,完成练习题1。
补充:圈出5的倍数、2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口头说是奇数还是偶数
你说我答。
师2:你说我答,换成我说你答。老师说39,你答奇数,老师说48,你答什么?56呢?按这种说法分两大组PK一下。
应用题。(包装85个面包)
师3:知识点都掌握好了,下面用我们学习的知识 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课件出示,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按要求填数。
师4:下面请同学们静悄悄地,独立完成课本第34页第4题,做好就举手。(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投影出示。)
补充练习:填空、判断题。(投影出示)
师5:老师再给大家补充几道判断题。(可看时间机动选择)
全课小结
游戏
组数游戏:选卡片,按要求组数。
手指游戏:得出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谈收获
师:这节课的知识简单吗?好玩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改变了概念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采取从“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构建知识结构,深化内容层次;突出练习,强化概念;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2、抓住了课堂生成点,如学生说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偶数的数。特别提出了个位数字和偶数是不同的概念,如100是偶数,但100不能作为个位的数字,即个位数字只能是一位数,而偶数可以是一位数,还可以是两位数、三位数等等。
3、在验证的过程中本来准备了计算器,但学生所列举的数可以可算,让学生可算并提醒有时可算比计算器计算更加快捷。
4、环节之间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
5、对于练习的设计选择时注意了梯度的安排,同时注意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作用。在每个数字的选择上也是精心安排的,有正例,有反例,没有一味的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