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
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隋
581
58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隋的灭亡。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资料的积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了解“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记忆方法,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概况;通过阅读材料、资料对比,讨论“大运河开凿以及通航的影响”,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
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
教学难点
1. 隋统一的条件。
2. 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一、隋的统一
1. 隋的建立
2. 隋的统一
3. 隋的疆域
4. 隋的富庶
581年,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胭脂井
公元589年,杨广率隋朝大军南下,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也称“辱井”。
公元5 8 1,隋朝初建立.
定都长安城,杨坚隋文帝.
起兵灭陈朝,5 8 9统 一.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3.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1.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们渴望统一
2.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5. 隋朝建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4. 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建立后为什么为什么能很快富强?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基础。
老师给你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课本知识和你课余了解的信息,你一定对大运河的开凿有一些了解。那你就与小组内同学合作,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的方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同学共享吧!
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工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全长1794公里。
材料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南北运输主要靠陆路交通,运输大宗物资十分困难。很早以来,人们就利用天然河道或开凿人工运河开展水路运输。
材料二
由于各段河道的水位、水流、水量等有很大区别,在不同季节还会发生很大变化,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据说,隋炀帝派人将一丈二尺长的木鹅从上水放下,如搁浅,负责这段施工的官员和民工都要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被杀头。
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材料,你能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吗?
五大水系
四段
三点
两千多千米
一条大动脉
请思考:科举制诞生前,政府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标准来选取官员的?
选官主要依靠家世背景(注重门第)和
请思考:这种选官制度存在什么样的弊端呢?
三、开创科举制度
1、背景:
地方官员、豪门权贵推荐即九品中正制。
总结: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 到重用
选官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官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
隋炀帝即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_________ 。
农民起义
四、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衰亡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死者十 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匹。
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
七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衰亡
劳师远征—— 三征高句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句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被迫退兵。
“于是每日遣一军发,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通诸道合三十军,亘一千四十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再征高句丽。因礼部尚书杨玄感叛乱,隋炀帝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句丽。高句丽遣使请降。
隋炀帝
滥用民力和
劳师远征是
导致隋朝灭
亡的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灭亡。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大西洋
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巴拿马运河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芳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评一评:
隋朝开凿大运河,虽然使当时的老百姓承担了沉重的劳役,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但是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后代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