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31 21: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选自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2节)
二中实验学校 林喜芝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功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碳循环)是本节课的重点。
2、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碳循环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复习导入 提问: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设问: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有何功能,彼此间的关系如何? 说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学生踊跃发言(不一定正确) 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通过复习原有知识,自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
新授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一: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仔细观察草原生态系统中生存的部分动植物示意图,1讨论: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各动物与植被及动物间具有什么关系?2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巡视学生活动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和解决各个问题小结:各种生物间因捕食关系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分组讨论问题,尝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举一反三,列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培养学生看图分析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捕食关系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间最普遍的联系。
挑选出食物链的连接较全面,表达正确的一张图加以展示引出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 出示各小组所连接的图数一数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多少条食物链。 激励学生的竞争机制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构建概念、理解概念,从而理解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设问:食物链中的箭头方向隐含着何意义? 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活动二: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与流动教师出示挂图或小型水族箱,学生观察其中的各种动物,讨论:水族箱中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植物又是怎样获得能量的?能量在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中如何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全班同学分析讨论,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强调: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用什么方式表示出能量流动中逐级递减的特点? 讨论时认真记录自己的观点,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待全班交流时进一步讨论理解能量金字塔的含义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活动三: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出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学生讨论:无机环境中的CO2怎样进入到生物体内?消费者又是怎样获得含碳有机物的?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画出图解
总结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命物质和能量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生态瓶的制作,更深刻体会这一观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 材料一:全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大问题,人类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气候的宏观变化,今年春节期间,由于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中国南方出现了持续的暴风雪天气,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材料二:“生物圈二号”实验的失败美国科学家设想模拟出与人类生活的地球类似的环境条件,但没有成功,这说明了目前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思考材料所蕴涵的意义。 关注时事,对学生渗透“人是生物圈中一员”的观点,教育学生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