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实际购物的机会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人民币简单计算,以及在模拟购物练习中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从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演练,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会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实践探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人民币数张及电脑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我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超市里上一节实践活动课:购买商品。
同学们都是顾客。听要求购物。
二、探究与体验
1、购买商品1。
要求:根据挑选的食物,然后计算自己所需付的钱数,并验证是否与老师要你们给的钱数一样。(教师提前准备好学快餐店的食物及价格标签)
学生边购买物品边自由发言。学生选好物品,然后计算。
师:我们先看看图中的食物是否是12元?他们都买了什么?
生:汉堡包、薯条和汽水。
师:它们各个分别是多少元呢?
生:6元、4元、2元。
师:小组合作,计算一下。是否是12元?
学生讨论,回答肯定。
师:你手里拿的东西一共是7元5角,对不对?(问一个拿有面包、饮品和火腿肠的学生)
生:不对,。是6元
师:大家帮忙算一下,看看我们谁算得对。
学生讨论,验证教师数的正确。
师:咱们接下来同桌合作,一个是售货员,一个是顾客。算一算,说一说。
2、购买商品2。
师:看看图中的课外读物,你们想要买什么书?
生:《卡通故事》和《走进大自然》。
师:那用20元买,够不够?
生:不够,两本书一共22元。
师:那如果你是售货员,我想要买这两本书给你30元。你找我多少?
生:10元买《卡通故事》剩余20元,再买《走进大自然》剩余8元。知道了,找您8元。
师:真聪明。那我用20元买一本《科幻故事》需要找我多少钱?
生:2元。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会计算并且找钱了。那你们小组合作,试着说一说。
三、实践与应用
1、填空
2、练一练。
同坐合作,一个售货员一个顾客,说一说要买的东西和自己要付的钱数,另外一个同学算一算钱够不够?需要找多少。(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购买商品
6元、4元、2元共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