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圆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直观认识三角形,圆的过程,知道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球、圆柱与圆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习惯,充分展示自己,增加自信心,感受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是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认识三角形和圆。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术老师做剪纸时,剩下许多好看的纸片。这纸片的形状很多不同,还能拼出许多种图案呢?下面我们把这些纸片,按你喜欢的标准分一分。
小组活动、分一分图形
巩固已有知识,引出新内容,让学生直观感知三角形和圆辨认三角形和圆。
二、新课学习
1.总结学生的分法。
汇报自己分的标准。
2.展示按形状不同分出的图形。
讨论按形状的标准分出的图形各叫什么?
3.尝试说出各图形的名称。
给长方形、正方形之外的图形也取一个名字,认识三角形和圆。
学生尝试每个图形取名字。数一数各种图形有几个?
4.体验。
你知道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圆的?
男生和女生打擂,一对一的说。可以结合教室、身边的物品,也可以结合家中或自己看见过的物品。
5.研究球和圆柱。
(1)出示球,摸一摸球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观察,用手摸,发表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体验到球没有平平的面。
(2)我们爱吃西瓜,猜猜西瓜切成两半它的切面是什么形状呢?(近似的形状)
(3)想一想如果把球切成两半,它的切面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呢?
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展示球切开的面的形状,验证学生的猜想。
(4)摸一摸圆柱上面和下面什么形状?小组想办法验证上面和下面的大小关系。
三、结论总结
和同桌、小组说一下,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1题
在方格图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上描画,同桌比较一下大小。
2.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2题
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3题
摆一摆
(1)用|、|、|摆一个三角形。
(2)试一试
试一试,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三个呢?
(3)扩展:摆四个、五个……
最少用几根小棒?其中有什么规律?(可放在课下去探索)
学生试着探索、同桌、小组比较、交流,看谁达到要求并且小棒用得最少。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103页第18、19题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圆的认识
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平平的面,三条直直的边。
圆有什么特点?平平的面,圆圆的边。由一条曲线围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