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4 17: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下载:本课配套课件(学科网ZXXK.COM[12322675])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
2、过程与方法
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2、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嬴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1、导入: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是怎样筹建起来的?首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
2、学习新课:
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 北平
(2)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知识拓展: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国歌词谱、国旗和国徽图案的启事,得到热烈响应。
著名画家徐悲鸿推荐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这首歌的歌词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有人提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过时,周恩来认为这首歌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此还要居安思危,还是用原词。这样政协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之前,将这首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简单修改,然后将它确定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应征的方案不够理想,便邀请专家另行设计。1950年6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共高37.92米,下面是双重月台。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的碑文。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的人民革命的历史。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关史事: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第二、开国大典——成立新中国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关史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会议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阅兵仪式 :
接受检阅部队,以人民海军两个排为先导,步兵师、炮兵师等以整齐的步伐向西通过天安门主席台,人民空军的十四架飞机由东向西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阅兵式进行了3个小时。
你知道吗?
开国大典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54尊礼炮吗?为什么连放28响吗?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奋斗了2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意义: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与人物: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2)结果: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问题:请用史实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今天的西藏地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形成了金瓶掣签制度;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3、本课小结: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筹建新中国
(3).意义:作准备,初步建立
第二、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5、课后活动: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体制准备:制订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组织准备: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赋之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职权。
事项准备:确定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伟业》等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