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都能以“情”动人、以“境”感人,这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借用乐曲自身赋予的情与境展开教学,通过聆听——感受——赏析—— 体验等教学环节来阐析音乐,让学生在欣赏课中获得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欣赏课教学不可能仅是聆听音乐就能领悟作品的内涵,借助作品的要素经过多种方式参与音乐体验,学生要每节、每句地进行分析与鉴赏,才可以完整地诠释音乐。
欣赏课应积极创设学生的体验环节(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深入理解作品的配乐、情感与意蕴,在学习中精确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欣赏习惯,让学生能全方位的去感知作品,从而领会作品的精髓所在。教学设计思路是在欣赏中增加娱乐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直观深入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促成“高效课堂”的生成。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感知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能对广东音乐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学生通过聆听、赏析、演唱、听辨等多种方法,参与到对音乐的体验之中,想象乐曲所描述的场景,切身体验龙舟竞渡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熟悉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记忆音乐主题及掌握乐曲内涵。
三、教学分析
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是何柳堂的代表作。乐曲雄壮有力的号召性引子和热烈激奋的音乐,把学生带进沸腾的龙舟竞渡的艺术境界。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节奏和音调贯穿全曲: 0×︱× 0× × 0× ︱×× ×× ××︱×× ×× ×× ××︱×× 0×︱× ……
乐曲借鉴西洋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手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少见的。原用小型丝竹乐队演奏,后增加唢呐、锣鼓等,使乐曲大为增色,把作品的艺术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乐曲曲式结构为:引子+六乐段+尾声组成。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平常学习任务都较为紧张,难得每周有一节美妙的音乐课可以调节一下紧绷的神经,大家都喜欢音乐课。而对于每一节音乐课他们更有所期望,我们教师就要设计好既要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又能愉悦身心的课程,满足当代的学情需要。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小国旗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忆并能听辨各主题,用模唱、喊号子及做动作的方式的感受音乐情绪。
难点: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模仿角色的动作参与体验,学习作品曲式结构。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课前情感渲染:
教师活动:1、播放录音广东音乐《赛龙夺锦》,设问:a、乐曲的风格有哪些特征?b、乐曲有哪些主要乐器?(唢呐、锣鼓、高胡、扬琴、笛子、琵琶)等乐器。C、乐曲表现了什么情景?
学生活动:1、聆听乐曲的风格,回答交流(轻快、激烈)。2、图片认识乐曲的主要乐器扬琴、高胡、笛子、琵琶、锣鼓等。3、自主发现、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
1、奠定课堂的学习内容广东音乐欣赏。图片展示有关乐器构造,为听辨音乐主题的主奏乐曲做好准备;认识乐曲“鱼咬尾”的创作手法。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对乐曲的理解,突出课堂主题。
导入:1.简介龙舟活动的兴起(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展示龙舟竞渡的图片,认识赛龙舟角色(锣鼓手、划桨者、舵手、指挥者)。
设计意图:
3、看图片,认识赛龙舟的角色与动作,激发学生对学习乐曲的兴趣,有趣地导入新课;也为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 引子音乐
教师活动:带问题欣赏引子音乐:1、引子的音乐符号有哪些?主要演奏乐器分别是什么?2、用“bong”音哼唱旋律。引导如何才能唱出喜庆、热烈的情绪?
学生活动:聆听欣赏介绍:1、感受音乐回答问题。(唢呐、锣鼓、高胡等)。
2、用“bong”音模唱旋律,认识延长记号。3、熟识旋律,全体同学仿吹唢呐动作律动,命名为引子部分音乐,并完整表现。
设计意图:1、以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在唱的过程中认识延长记号。2、用“beng”音演唱+仿吹唢呐动作律动感受音乐。在听、唱、动的活动中体验音乐,记忆引子部分的音乐主题。
第一音乐主题
教师活动:龙舟竞渡开始:带问题欣赏第一音乐主题,1、这段音乐有哪些音乐符号、旋律、节奏有何特点?主要演奏乐器分别是什么?2、跟琴用“bong”哼唱旋律;感受音乐弱起节奏的特点。3、引导学生用手仿打鼓动作为第一音乐主题,表现了龙舟斗标开始。
学生活动:1、感受第一音乐主题的情绪,旋律、节奏特点、听辨主奏乐曲。
2、用“bong”音熟识旋律。3、第一组同学把书当鼓、笔当鼓棒、用(强、弱)力度变化体会弱起节奏。仿打鼓动作体验跳动活泼旋律。4、再次认识旋律,仿打鼓动作作为这段音乐命名为第一音乐主题,并完整地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1、以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在唱的过程中,利用休止符的处理感受音乐跳动活泼的情绪。2、用“bong”音演唱并仿左右手打鼓动作感受音乐。在听、唱、打的参与活动中体验音乐要素,记忆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音乐
教师活动:1、当第二主题出现时,你们能辨别吗?2、这段音乐有哪些音乐符号、旋律、节奏有何特点?主要演奏乐器分别是什么?3、学习用“bong”音模唱音乐主题。4、仿打锣的动作体验音乐。
学生活动:1、听旋律中的要素及旋律、节奏特点,感受音乐主题的情绪。2、用“bong”音模唱音乐主题,再次记忆音乐主题。3、第二组同学把书当罗,用仿打锣(快、慢)的动作把附点节奏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1、完整欣赏乐曲的第二音乐主题,再次熟识主题音乐,感受乐曲中主题附点节奏的音乐特点。2、用“bong”音演唱并仿打鼓动作体验音乐,同时也为完整欣赏时记录乐曲主题序进打下基础。
第三音乐主题
教师活动:龙舟继续前行。带问题欣赏第三段音乐:1、这段音乐旋律、节奏有何特点?主要演奏乐器分别是什么?2、跟钢琴用“la”音模唱主题乐句。3、要求学生仿划桨的动作体验本音乐主题。
学生活动:1、感受音乐主题旋律(大跳)及附点节奏特点。2、尝试用“la”音模唱第一乐句。3、划第一乐句的旋律线体会大跳的感觉,第三组同学仿指挥者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示龙舟正加速前行。
设计意图:1、通过对音乐主题的赏析,让学生了解旋律及节奏特点。用la”音演唱,同时用指挥动作体验并加以想象表现音乐场景。2、认识大跳的旋律及紧密的鼓声,表示龙舟正发力前行。
第四音乐主题
教师活动:带问题欣赏音乐:1、这段音乐旋律、节奏有何特点?主奏乐器有哪些?2、继续用“la”音模唱主题乐句。3、引导学生继续仿划桨的动作来表现第四乐段。
学生活动: 1、感受乐曲的器乐变化(笛子+扬琴),认识音乐要素(休止符)的节奏特点。2、跟钢琴用“la”音模唱本音乐主题。3、全体同学仿划桨动作体验音乐主题、动作要干净利落,体会休止符的特点。
设计意图:1、选择(连贯、利索)动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参与音乐体验。
2、用正确的动作表现音乐主题,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3、用“la”音演唱并仿划桨动作做律动,再次认定音乐为第四音乐主题。
第五音乐主题
教师活动:乐段设问:1、这段音乐旋律、速度有何特点?主奏乐器有哪些?
2、用旋律线来体验旋律模进的形式,学习音乐特点。3、用“la”音模唱主题乐句。4、邀请学生双手拿书,两边同学排成一排,仿舵手动作律动。
学生活动:1、熟识音乐模进的旋律形式,用“la”音模唱主题乐句。2、学好劳动号子中的口令“嗬咳”参与律动。3、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速度(轻快),仿舵手动作+劳动号子“嗬咳”参与体验音乐,每组同学要团结精神才能做整齐,体现了龙舟“团结合作”的精神。
设计意图:1、用卷书排列当桨,仿舵手动作+喊号子的方式参与活动,用整齐的声音和统一的动作绘声绘色地模拟舵手的角色。2、体验龙舟竞渡“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韵律的艺术魅力。
第六音乐主题
教师活动:龙舟正在角逐-设问:1、这段音乐速度、音乐力度有何变化?主奏奏的乐器有哪些?2、表现了什么情景?(甲、乙两船在竞争)3、用“bong”音模唱音乐主题。
学生活动:1、聆听音乐回答音乐速度、力度(慢变快、弱变强)主奏奏乐器(锣鼓+高胡)。2、分组练好号子“嗬咳”“咳哟”及划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龙舟队员激烈拼搏的情景。3、熟识音乐主题的第一乐句。
设计意图:1、赏析音乐主题的变化,用“喊号子”的声音大小与划桨的快慢动作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速度及力度的变化。2、在逐层感悟音乐的情感中,进一步增进对乐曲的表现,切身体验龙舟比赛“积极乐观、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
尾声音乐
教师活动:夺锦后的感想:1乐曲的速度、力度有何变化?2、旋律有何特点?演奏的乐器有哪些?3、你能想象表现的场景吗?
学生活动:赏析音乐交流回答问题:1、鉴赏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渐快、渐强)。2、先听辨这段旋律的特点(多切分节奏),教师示范切分节奏,让学生跟着体会;演奏的乐器(鼓、乐齐奏)。3、想象龙舟获胜后潇洒自如,随波遨游;用小红旗摆动的韵律体验音乐的切分特征,表现出岸边观众欢呼呐喊、热闹兴奋的场景。
设计意图:1、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用小红旗点动的动作表达旋律切分与附点节奏。2、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欢呼呐喊的热情融入表演之中,使我们的情感获得升华与共鸣。最后鼓乐节奏越来越快,给人以圆满愉悦的感受。
完整欣赏
教学环节:分段落学习环节已经练好,接下来我们完整地赏析整首乐曲。
1、提出参与音乐欣赏要求:当听到引子音乐时,用“bong”音演唱并仿吹唢呐做律动;听到第一主题时用“bong”音演唱并仿打鼓动作做律动;听到第二主题时用“bong”音演唱并仿打锣动作律动。听到第三主题时用“la”音演唱并仿指挥动作律动。
2、当听到第四主题时用“la”音演唱+划桨动作律动。听到第五主题时用劳动号子的口令+仿舵手动作律动;听到第六主题时用喊号子+划桨动作参与活动;当尾声出现时用点动红旗感受音乐。
3、引导按照参与音乐体验的方法记录各主题出现的顺序,导出曲式结构:引子+六乐段+尾声。
学生活动:1、按照听、赏是的要求,用唱和动的练习方法感受整首乐曲,在体验中欣赏音乐。2、尝试用参与体验的方法记录主题出现的顺序。3、赏析后让学生自己小结乐曲的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1、欣赏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调动多种感官体会音乐,理解音乐。2、在参与体验中欣赏音乐,利用模唱与喊劳动号子;仿打乐器、划桨等动作的体验方式感受音乐的主题出现顺序,熟识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反思
传统的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泛泛之教与当今的教学形势已经脱节。本节课在授课中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合理地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符合课改提出的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让新课程教学走向成熟阶段。从龙舟不同角色的展演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及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体验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这就是主要的教学设计思路。
触景生情、 激发兴趣。
在教学思路上,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故事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龙舟赛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劳动人民勇敢奋发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的奋斗精神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音乐的欣赏形式,创设器乐欣赏、角色的变换、角色动作等音乐活动形式。即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符合体验音乐的欣赏教学方式。
2、走进学生、课堂生活化。
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使乐曲充满英雄气概,学生做仿吹唢呐的动作;接着是六个音乐主题的欣赏;用哼唱和动的手法表现龙舟竞渡锣、鼓、水手、舵手等生动逼真的动作,使课堂能生活化、融娱乐、趣味为一体。
3、在聆听中感受音乐、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欣赏时,利用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聆听前提出欣赏要求,一环一节地展开教学。例如乐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速度、力度怎样?通过师生的回答交流,培养学生细细品尝的习惯,在赏析中层层深入地了解音乐。课程结合生活性与体验性特点,不仅能做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寓教于乐”,又达到课改“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