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5稳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5稳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1-04 21: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及造景手法。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思考──讨论的学习中,建立自己的知识环节并能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人文美及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难点:园林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此课不仅让学生了解、认识还要理解。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按内容分组学习,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学的知识点是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造景手法,由远及近的了解、感受、赏析园林的魅力。在建构这一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精神,加强民族审美意识,从不同角度理解、鉴赏作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播放《牡丹亭》选段。提问:这是哪的地方戏?昆曲与苏州园林的关系。
赏乐。曲情与园情交融。曲风与园林结构异曲同工。
名曲导入,曲与园林存在着殊途同归的传统文化内涵。
发展阶段
1.园林的分类欣赏颐和园、苏州古典园林、北海公园。分析: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亭网师园的亭2.园林的基本要素提问:在园林中能看到什么?3.园林的特点:自然之美比较分析外国与中国园林—风格特点。空间之美。讨论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园林的平面图。总结: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使变而不乱、杂而有章的。人文之美拙政园“与谁同坐轩”4.造景手法:拙政园北寺塔:借景。拙政园小飞虹:分景。拙政园洞门:对景。拙政园的曲廊:含蓄。总结:苏州园林的造景曲折婉转、无限延伸。真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亭:构思巧亭:以少胜多 自然景观:山、水、植物、建筑。 欧洲园林—对称工整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自然强调自然之美 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学生发言出示苏轼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学生分析。
选取有知名度的园林图片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 在问题中推理新知。 中外园林的对比直观清晰、易于学生领会。 选取有针对性的图片,明确学生讨论的问题。可以拓展更深的思维空间。 创设条件,使学生主动分析,积极调动了的学生思维。
总结阶段
中国园林的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布局,随着曲折的道路与游廊前进,景色依次展开,变化不断。“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贴切地诠释了园林审美的动静相生的理念。
聆听、感受。
总结园林的内在精神,让学生自由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