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德玛》
一、????????????教学内容:
欣赏《森吉德玛》
二、教学目标
1、能安静的聆听乐曲,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情怀。
2、能在聆听乐曲的各种感受性实践活动中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3、培养学生自信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画面场景,体验乐曲表现的情绪变化。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纱巾、彩球、打击乐器、蒙古头饰等。
五、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课件音乐《草原赞歌》,学生作骑马律动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新课铺垫
1、 师生问好
2、 声势创编
启发学生用声音、乐器模拟创编一匹马和一群马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奔跑的声响场景,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出用平缓的速度可以表现慢慢走的马群,而加快速度后表现的则是快速奔跑的马群,引导学生感悟速度发生变化画面内容也随着发生变化的道理。
3、 听赏音画课件《多彩的草原》,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景色,人们在干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归纳,介绍草原的民俗风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贺绿丁创作乐曲的背景,引入课题。
师:草原美丽的风景,动听的歌声和蒙古人们快乐的生活深深打动了贺爷爷的心,于是,贺爷爷依据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名字也叫《森吉德玛》。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动人的乐曲。
2、讲解管弦乐曲相关知识。
出示小图片,让学生知道管弦乐曲是用管弦乐器演奏的。
(二)欣赏乐曲
1、整体欣赏
①播放音乐,聆听全曲,听听想想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好象看到了什么?乐曲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的讲述自己的见解,并启发学生依据速度的变化说出乐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
②唱唱主旋律
????用“啦”模唱乐曲
随琴轻唱乐曲
2、 分段欣赏
①聆听第一乐段
播放第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用合适的道具,如:轻轻挥动纱巾,或用合适的乐器,轻轻敲击碰铃等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启发学生说说这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待学生自由的表述后再引导学生说出这段慢板的音乐表现了大草原美丽、 宽广的风景,让人听后觉得心情悠闲、舒畅。
②对比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这部分音乐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什么发生了变化?表现了草原上的什么场面?教师的舞蹈表达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播放第二段音乐,教师随乐表演即兴舞蹈《欢腾的草原》,学生观看后说说这段音乐表现的又是怎样的场景,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情绪产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和第一段音乐的对比,懂得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截然不同,速度变快,情绪由舒缓转变为热闹、欢快,表现了蒙古草原上人们欢庆节日、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
③启发学生给乐曲的两个乐段添加小标题。
提示学生从乐曲的速度、表现情绪的变化、画面内容的不同给乐曲的两个乐段添加小标题。如:安静的草原、欢腾的草原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比哪组又快又多。
(三)综合表现
引导学生设计“快乐的草原” 的情节剧表演
①教师示范,讲解蒙古舞蹈的典型动作,学生学跳。
②进行《快乐的草原》的情节表演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表演内容、形式、人物分工等等。
播放第二段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师生再次随乐共同表演。
(四)情感升华
1、情感教育,说说听完乐曲后的感受,让学生说说听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草原上的人们都是怎样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美丽草原的向往之情,教师顺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2、播放音乐,师生做骑马律动,在愉悦的情感中离开教室。
????
第二课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
一、教学内容:
第二课读谱歌唱《可爱的羊群》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创作,学习运用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记号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景。
2、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协作能力。
3、运用辅助创作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旋律的创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景。
通过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来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可爱的羊群》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可爱的羊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那么请你找一找在这首歌曲旋律中,哪些音出现得较多?
学生边说,师板书:?3??3
6??6??5
3??6
3
6??1??3
2??6??6
学生随琴视唱。
2、师:你可别小看这1、2、3、5、6几个音,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像魔术师一样变化出无穷奇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不信,我们来听《金孔雀》。
出示旋律:
1=C
3 1??3
5??| 5 — | 3 6??1 2 | 2 — |
3 1??3
5??| 1 6 6 | 2 1??6 1 | 1 — |
(1)弹旋律,完后问:你觉得金孔雀它会在干什么呢?(跳舞)
(2)下面我们变化一下,出示旋律:
1=C
3 3 1 1
3 3 5 5??|??5 5 5 5?
5 5??|??3 3 6 6
1 1 2 2??|??2 2 2 2
2 2 |
3 3 1 1
3 3 5 5??|??1 1 6 6?
6 6??|??2 2 1 1
6 6 1 1??|??1 1 1 1
1 1 |
师弹旋律,完后问:这时速度有什么变化?节奏比刚才紧密呢还是宽松呢?那么这时金孔雀又在干什么呢?
(3)我们再变化一下(出示旋律):
1=C
3-1 | 3-5 | 5--| 5--| 3-6 | 1-2 | 2--| 2--|
3-1 | 3-5 | 1-6 | 6--| 2-1 | 6-1 | 1--|1--|
师弹旋律,完后问:现在速度怎样?节奏是紧密还是宽松的?又表现了金孔雀在干什么?
3、师:啊,音乐真是神奇,我们只改变了原曲的节奏、速度,就能变化出这么多不同情绪的曲子,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黑板上的这些音符加上不同的节奏、速度,也变化出小羊不同情景的曲子,你想尝试吗?
三)、音乐创作:
1、师:就让我们随着羊群一起向青青的草地出发吧!小羊来到草地上,吃饱了青草,玩起了跨栏的游戏,可是没有音乐,它们越跨越没劲,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为它们编个《小羊运动曲》,好吗?
编旋律必须先排列出节奏框架,咱们一起来看这四种节奏:×× ×、???×·× ×、×·× ××、×× ××你会读吗?(集体、抽生)
生边读,师将这四张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生齐读这条节奏。师:你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方法,抽生。
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2、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小羊们听了肯定会跨得更起劲,你能把这些音符按照它的顺序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前后二排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的其中一个抽屉中有三张卡片,待会请你拿出一张的空的节奏卡片,(师示范)把编好的旋律直接写到卡片中去,这是,一小节几拍?
编完后,一起唱一唱。(挑两小组作品贴上)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同学们可真行。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你看,小羊们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跨越高兴,可是其中一只小羊因为贪玩,离开了羊群,找不到伙伴,它多着急呀。
×?— ×
××??××
××××??××××
××××??××
你觉得这四种节奏中哪几种适合表现小羊这时着急的心情。(××××??×××× 、 ××××??××),你会读吗?有了节奏,下面我们就来编一段能表现小羊着急心情的旋律,请你待会拿出的另一张卡片,把黑板上这些音符编到这两种节奏中去,老师已经把前二小节旋律编好了,请小组进行讨论,完成后二小节的编写,并一起唱一唱。
4、展示作品。
5、正当小羊着急的时候,羊妈妈找来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多开心呀!太阳渐渐下山了,月亮爬上来了,羊儿们也休息,就让我们为羊儿编一段《摇篮曲》吧,你觉得哪条节奏最适合编摇篮曲?(×—×)
6、请拿出最后一张 卡片,一小节几拍?咱们也用刚才的方法,把黑板上的音符编到这种节奏中去,完后后二小节旋律的编写。唱一唱
7、展示作品
四)、创作加工
1、同学们刚才创作的几个小曲子,把它们连起来就是《可爱的羊群》组曲,小羊们听了可真高兴,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开个联欢会好吗?(课件出示):可爱的羊群
(1)小羊运动曲
(2)受惊的小羊
(3)羊儿摇篮曲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彩排节目,请你选择其中一片断进行表演,请导演,就是我们的小组长负责安排,比如说,哪些同学唱旋律,哪些同学用人体乐器伴奏,可以捏指,弹舌等。(按片断顺序指挥。五)、小结
小羊们听着同学们创编的摇篮曲躺在他*的怀里睡得更香味了,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创编出更优美更动听的旋律,好,那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羊儿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