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花蛤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花蛤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1-04 19: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蛤蟆》教案
教学目标:
能有节奏的模仿蛤蟆的叫声。能跟随老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演唱《花蛤蟆》
教学重点:
即兴多声部“花蛤蟆闹塘”的场景演唱
教学难点:
1.“6”和“5”两个音程的音效
2. 旋律部分的乐句衔接
教学过程:
(一)“花蛤蟆闹塘”——即兴多声部表现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伴随着《达古拉》的优美歌声去到了美丽的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芳香。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到另一个美丽的地方,继续开启我们的音乐之旅。
(出示PPT:月光下的美丽荷塘)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了?
生:美丽的荷塘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视乎还少了些什么声音,你们听(PPT:蛙叫声)
师:有同学听出来是青蛙,跟青蛙很像的是什么?它没有青蛙帅,比青蛙肥一些,皮肤要粗糙一些
师:蛤蟆身上有一对气囊,是发声的共鸣器。我们来模仿它们的声音
2.情景素材:小蛤蟆的歌(节奏片段——旋律片段)
师:它们的“呱呱”声音有很多种,各个时候发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我现在想要听到小蛤蟆的叫声。
引导学生用四分节奏念“呱呱”声。(PPT显示)
X X | X X||
呱 呱 呱 呱
师:肚子饿了的小蛤蟆是怎么叫了?肯定要急切一些。
引导学生用八分节奏念“呱呱”声(PPT显示)
X X X X |
呱 呱 呱 呱
1. 节奏稳定了在加上音高。两组同学分别用“呱”唱5、6的音高,然后看教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歌曲的前四小结
2.在前四小结熟练后,按老师的手势完成后四小节的配合
师:你们听又来了一只小蛤蟆
(教师用 X X X 的节奏加上旋律还有滑音演唱。)
师:你们觉得这只小蛤蟆是在什么状态下发出这样的声音了?
(一只吃饱的小蛤蟆,很开心很得意)
师:你们也来试试,当一只吃饱了的小蛤蟆。
3.“花蛤蟆闹塘”:即兴声部(分角色——多声部)。
(注意营造一种情境,指挥时加上一些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手势,让整个“花蛤蟆闹塘”更加生动有趣。)
(二)学唱《花蛤蟆》
1.读歌词
师:我觉得你们都是可爱的小蛤蟆,但是少了一个领头的大蛤蟆,这下老师要加入进来。
(学生们声部进行,老师范读歌词,注意表现塑造蛤蟆的形象,暂不出示歌词)
师:你们说说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花蛤蟆?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下面请你们有节奏的读读歌词。
(出示歌词,突出强调角色的体验和表现)
师:之前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读的时候,刻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可爱,那么活泼。
(引导学生读歌词,读准节奏,注意情绪、语音语调和表情,并要求学生将歌词记熟。
2.唱歌曲
(1)师:刚才的《花蛤蟆》我们是用说的,现在老师要把它改成唱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山东民歌《花蛤蟆》(PPT:歌谱)
(师范唱,中间指挥学生演唱之前训练的二声部部分)
(2)用模唱教学法教学生演唱,以两小节为一句教会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用琴声辅助教学。
(3)在学生熟练的情况下,教师叠加“呱呱呱呱真会叫”、“蹦着还会叫”的合唱部分。
(三)情景表演唱:分角色,二声部演唱
(四)总结
师:同学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你们喜欢吗?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都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习到更多的民族音乐,希望你们也用心去体会、去发现、去学习,把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好好继承下去。我们的音乐之旅也会继续开启,期待我们下一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