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
学习目标
1、概述健康及其条件,养成良好的习惯;
2、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珍爱生命。
3、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重点导学
1、现实生活中,健康是人类关心的一个重要主题,远离疾病,拥有健康,获得长寿,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自己的健康。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
2、本节教材主要是从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及创建健康的环境来阐述健康的条件以及如何拥有健康。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的影响,使学生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进一步认识吸烟、酗酒、毒品的毒害作用,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一、请你来填一填
1、健康的含义是有完整的 、 和良好的 。
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 、 、 和 、 、 等。
3、合理用药应注意做到:用药前要 ,用药剂量要 ,用药时间要 ,
用药途径要 ,联合用药是 ,尤其要慎用 。
4、 、 、 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 的社会问题。
5、毒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 、 、 。
二、请你来选一选
1、下列健康的生活习惯是( )。
A、生活有规律 B、合理用药和合理膳食
C、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D、A,B,C都是
2、合理用药的要求是( )。
A、安全 B、有效 C、经济适当 D、A B C
3、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 )。
A、肺癌 B、艾滋病 C、免疫功能下降 D、脂肪肝
4、为了告诫青少年千万不要染上吸烟的恶习,联合国把每年的哪一时间定为“世界无烟日”。
( )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26日 D、12月1日
5、“国际禁毒日”定于每年的( )。
A、5月31日 B、6月31日 C、6月26日 D、5月26日
6、烟草燃烧后产生烟雾,其中含有危害人体的物质,所以吸烟是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几项中除哪一项外都有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烟雾成分。(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烟焦油 D、二氧化碳
7、人体吸食毒品会影响( )。
A、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呼吸系统 D、呼吸、消化、神经、循环等多个系统
三、判断题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的标准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 ( )
2、药品的“慎用”、“忌用”、“禁用”虽然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基本都相同。 ( )
3、过量饮酒的人,肝硬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 )
4、水污染的主要根源是人类的活动。 ( )
5、太阳光可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为了维护人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居室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 )
6、有些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家里的植物种得越多越好。 ( )
7、有些青少年处于好奇或经不起别人引诱,认为吸一口毒品没有关系,不会上瘾。( )
8、用牛奶配合服药,在治病的同时,可以补充一些营养。 ( )
四、连线题
下列食物在防治疾病方面各有什么功效?请连线说明。
绿豆 消热止咳
梨 防治大脖子病
海带 清热消暑
生姜 防治高血压
芹菜 发汗驱寒
山楂 消食开胃
五、问答题
1、请举例说明你的作息时间是否安排得合理?
2、你长这么大,生过病吗?得病时吃过什么药?这些药有什么作用?请询问父母,帮助你解答这些问题。
趣味阅读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
1、燃烧物:煤炉、煤气炉灶、室内吸烟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是室内常见的污染物。
2、生物学物质:冷却系统水箱内繁殖的细菌、潮湿的空调过滤器滋生的真菌、尘埃中生长的尘螨,以及从室外带进的花粉等致敏物。
3、化学残留物: 喷洒在墙上的杀虫剂全在数月甚至长达数年的时间内仍有少量蒸发,装潢家具或其他用具如塑料中的苯乙烯、洗涤剂中的苯、胶合板中的甲醛等等。
4、放射性物质:最普通的室内放射性污染是氡、铋等放射性同位素,以金属离子形式与空气一道被人吸入肺中,有的附着在支气管表层黏膜上,有的经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它们继续衰变放出粒子,破坏细胞组织,诱发癌变。据调查,人类目前所受的放射性污染有54%来自氡。
5、石棉:建房时,用石棉做外壳的管道、用石棉瓦楞纸做通风管都会因磨损、风化脱落造成室内空气的长期污染。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的方法;
2、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
3、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导学
1、本节的中心内容要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二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要明确人类传染病的种类是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的。具体可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3、要明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请你来填一填
1、凡是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 、 、 、 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 与 之间或 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 和 特点。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 、 和
等方式。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 、 、 三个方面。
二、请你来选一选
1、传染病的特征是( )。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高
B、有传染性,死亡率高
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没有病原体,是由于体质差引起的
D、都由病原体引起的,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菌、寄生虫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3、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 )。
A、发病初期,表现出病症的时候 B、发病中期,病重的时候
C、发病末期,病要好的时候 D、病好后,病症刚刚消失的时候
4、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是( )。
A、吸血昆虫 B、土壤、水 C、空气 D、餐具
5、传染病的特点是( )。
A、由病毒引起 B、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C、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6、下列传染病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破伤风 B、狂犬病 C、肝炎 D、流行性感冒
7、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 )。
A、飞沫、尘埃 B、体液 C、接触 D、饮水、食物
8、下列哪一个是传染源( )。
A、携带肝炎病毒的人 B、注射流感疫苗的儿童
C、患“非典”痊愈的人 D、体弱的老人
9、下列那项措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
A、对患“SARS”的病人进行隔离 B、给没有患病的人注射流感疫苗
C、加强体育锻炼 D、进行分餐制和使用共筷
10、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哪项不是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 )。
A、加强性教育 B、严禁吸毒
C、严格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 D、不准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接触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握手
三、连线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将下面的相应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蛔虫病
艾滋病
肺结核 非传染病
小儿麻痹症
胰腺炎
胃炎
2、将下面相应的部分连接起来。
疾病名称 疾病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 消化道传播 飞沫、空气
肺结核 呼吸道传播 血液、体液
蛔虫病 血液传染病 食物
四、问答题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蛔虫病?
趣味阅读
预防接种的来历
你想知道打预防针是怎么开始的吗?这项功劳应归功于法国的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1880年春天,在巴黎附近的一个乡村里,流行过一次鸡瘟病,一群一群的鸡,不到3天时间都死了。这件事引起了巴斯德的注意,为了研究鸡瘟的防治,他干脆搬到这个村子里住了下来。
他首先把死鸡肚肠里的东西放在鸡汤和肉汤中培养,把培养液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他看到了很多微粒。他把培养液注射到兔子身上,兔子很快也死去。于是他得出结论,“鸡瘟”是由这些微粒感染的结果。这些微粒,正是毒性强烈的霍乱病菌。
他进一步把霍乱菌培养下去。一天,两天,一直培养到几个月。最后,他发现,随着这种病菌培养的时间加长,它的毒性会降低,用这种培养液注射到兔子身上,只在注射处有点红肿,并不引起死亡。相反,这些兔子与患霍乱病的兔子放在一起,也不会被传染。这是因为把毒性较低的病原体注入动物体,会使它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了抗体,从而获得了免疫力。
应用这个方法,人们很快地控制了鸡霍乱病的流行。从此以后,在人类历史上也开始了防疫注射的应用。
第3、4节 人体免疫及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3、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重点导学
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它有效地保证了人类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自然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学习免疫的知识,对于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一、请你来填一填
1、人体免疫可以分为 和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排出和消灭侵入人体的 。
2、人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是人的 。
3、曾患过甲型肝炎已痊愈的人不再患甲肝了,是因为这个人的体内已经产生 ,能与相应 发生特异性结合。这是 免疫。
4、除了传染病以外,当代主要的疾病是: 、 。
5、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因素至少有三个: 、 和 。
6、诱发癌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 和 两大因素。
二、请你来选一选
1、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食病菌
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3、凡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就叫( )。
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免疫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
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5、具有下列哪一个习惯,易患心血管疾病( )。
A、喜欢吃各种新鲜蔬菜 B、少量饮酒
C、喜欢吃高脂肪的食物 D、不易激动,比较随和
6、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就可预防癌症的发生。下列哪一项不利于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
( )。
A、不挑食、偏食,合理膳食 B、积极锻炼,适量运动
C、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 D、不作定期检查,就不会患有癌症
7、下列各因素中,与癌症发生无关的是( )。
A、吸烟 B、酗酒 C、入住刚装修的居室 D、居室通风条件好
三、判断题
1、只要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他就不会感染任何传染病了。 ( )
2、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抵抗多种病原体,只要人的皮肤和黏膜是完好的,也就不会被传染上疾病了。 ( )
3、只要进行了预防接种就不会再患任何传染病了。 ( )
4、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因此接触越多越好。 ( )
5、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为人提供能源的物质,在三餐中吃得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
6、坚持锻炼、劳逸结合,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 )
四、连线题
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发炎作用
接种卡介苗 非特异性免疫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五、分析说明题
科学研究发现,大约有30%的癌是由吸烟引起的,主要肺癌、上呼吸道癌、食道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甚至包括胃癌、肝癌及肠癌等;另外30%的癌与饮食不当有关,其中包括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鼻咽癌、原发性肝癌等;约有10%的癌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包括宫颈癌、肝癌、胃癌、鼻咽癌等;约有5%的癌包括皮肤黑色素癌和白血病与各种辐射有关,例如紫外线、放射形氡气、低频电磁场等;大气和水资源污染可引起2%—5%的癌症,主要是肺癌、乳腺癌及膀胱癌;职业性癌约占5%—10%,主要是肺癌、皮肤癌、膀胱癌及白血病;约占2%—5%的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及白血病等;还有5%为其他因素。在各种致癌因素中,化学致癌物(包括吸烟、饮食、环境污染、酒精、职业接触的致癌物等)是使人类患癌的主要元凶。其中吸烟和饮食两项是人类致癌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最容易矫正的方面。
1、引起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2、在各种致癌因素中, 是使人类患癌的主要元凶。其中 和 两项是人类致癌的主要原因。
趣味阅读
神奇的医术
190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奥地利维也纳威廉米娜医学院的校园里,一个40多岁的教师带着几分倦意从教师里出来,忽然听到悲切的哭声。他走上前去打听,原来这个妇女的孩子患上了不知名的瘫痪症,许多医生说无法治疗。他仔细检查了病儿,亲切地对那为妇人说:“太太,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试一试。”孩子的母亲停止了哭泣,感激地表示同意。
他把病儿留下后,从病儿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猴子身上。几天后,抽取血液提取血清,然后把猴子的血清注射到病儿身上。不久,病儿的病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为此,这个教师扬名整个奥地利,他就是伟大的免疫学之父——兰德斯泰纳。
兰德斯泰纳救活病儿的奥秘何在?原来病儿的血液中含有染病的病原体,输入到猴子体内后,其血清中就会产生抗体,再把含有抗体的血清注射到病儿体内,就会抵抗和消灭病原体,因此治好了病。
参考答案:
第一节:
一:1、生理、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
2、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3、明确诊断、适当、科学、适宜、合理、抗生素
4、吸烟、酗酒、吸毒
5、鸦片、大麻、可卡因
二:1、D 2、D 3、D 4、B 5、C 6、D 7、D
三:××∨∨∨×××
四: 绿豆 消热止咳
梨 防治大脖子病
海带 清热消暑
生姜 防治高血压
芹菜 发汗驱寒
山楂 消食开胃
五:略
第二节:
一:1、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2、病原体、人、人、人、动物、传染性、流行性
3、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1、D 2、B 3、A 4、A 5、B 6、D 7、A 8、A 9、D 10、D 11、D
三:1、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蛔虫病
艾滋病
肺结核 非传染病
小儿麻痹症
胰腺炎
胃炎
2、 疾病名称 疾病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 消化道传播 飞沫、空气
肺结核 呼吸道传播 血液、体液
蛔虫病 血液传染病 食物
四:略
第三、四节:
一:1、非特异性免役、特异性免役、病原微生物 2、非特异性免役
3、抗体、抗原、特异性免役 4、心血管疾病、癌症
5、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 6、环境中致癌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二:1、B 2、C 3、C 4、B 5、C 6、D 7、D
三:×××××∨
四:皮肤的屏障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发炎作用
接种卡介苗 非特异性免疫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