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生活中的真菌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真菌的外部形态特征。
2、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3、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4、?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5、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
6、食物保鲜的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并说明理由;能描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食品保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大胆设计一种新颖的食品保鲜方法。
2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真菌》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和病毒之后,和它们并列的又一门类。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可以食用的真菌、食物发霉以及拓展活动——食品保鲜。
3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真菌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营养价值。
2、防止发霉的方法。
3、保鲜的方法。
难点
?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实物观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出示一个发霉的、长了长毛的馒头。(课件:发霉的馒头)
2、提问:(1)为什么这个馒头会发霉?
(2)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霉的现象?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发霉?
3、出示金针菇的图片:?(课件:金针菇)
提问:这是什么?霉菌和蘑菇从样子上看相差甚远,但我告诉你们它们同属于同一种生物,真菌。真菌他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发现、探索生活中的真菌吧?
4、导入课题(板书:生活中的真菌)?
二、观察与发现:
(一)可食用真菌:观察比较,认识发现(多媒体展示金针菇,灵芝,银耳,竹荪,香菇,平菇,滑子菇等的图片)
1、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在观察课件的同时说一说)
2、通过观察分别描述图中真菌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汇报课前的小调查:我们食用过的这些真菌?它们有哪些营养?
4、他们生活在哪里?(稻草+牛粪、玉米芯、木屑+麸皮)
5、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食物发霉的成因这一问题)
(二)食物发霉:
?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服上长出的霉菌出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课件)
(出示课前准备的发霉的桔皮或发霉的馒头,小组合作交流。)
1、把你的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互相交流。
2、 食物发霉的条件
(1)学生猜想霉菌的生存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假设: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教师随机展示
容易发霉?????????????????????不容易发霉
温度高(30℃左右)????????????温度低
潮湿(有水)???????????????????干燥??????????????????????????
【点评:这一环节能够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假设。】
【导入】实物观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出示一个发霉的、长了长毛的馒头。(课件:发霉的馒头)
2、提问:(1)为什么这个馒头会发霉?
(2)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霉的现象?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发霉?
3、出示金针菇的图片:?(课件:金针菇)
提问:这是什么?霉菌和蘑菇从样子上看相差甚远,但我告诉你们它们同属于同一种生物,真菌。真菌他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发现、探索生活中的真菌吧?
4、导入课题(板书:生活中的真菌)
【活动】观察与发现
(一)可食用真菌:观察比较,认识发现(多媒体展示金针菇,灵芝,银耳,竹荪,香菇,平菇,滑子菇等的图片)
1、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在观察课件的同时说一说)
2、通过观察分别描述图中真菌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汇报课前的小调查:我们食用过的这些真菌?它们有哪些营养?
4、他们生活在哪里?(稻草+牛粪、玉米芯、木屑+麸皮)
5、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食物发霉的成因这一问题)
(二)食物发霉:
?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服上长出的霉菌出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课件)
(出示课前准备的发霉的桔皮或发霉的馒头,小组合作交流。)
1、把你的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互相交流。
2、 食物发霉的条件
(1)学生猜想霉菌的生存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假设: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教师随机展示
容易发霉?????????????????????不容易发霉
温度高(30℃左右)????????????温度低
潮湿(有水)???????????????????干燥??????????????????????????
【点评:这一环节能够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假设。】
汇报结果
??3、互相探讨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完成表格。
(探究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汇报使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的多种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
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
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或设备)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感知,自行发现。)
(三)食物保鲜:
1、说说现在生活中有哪些保鲜的方法。
2、说说保鲜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保鲜一种食物为例)
3、设计一种未来的食品保鲜技术,比一比谁的方案更新颖、更实用。
三、盘点收获,应用拓展:
(1)假如你是一位丰收的农民,你将如何储存你收获的粮食呢? ?
(2)假如你是一位家庭主妇,你将如何放置家人的衣物呢? (在生活中应用学到的知识,使科学探究从课内走向生活。)”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再次的整理,意识到生活也需要科学的观念,会用科学改善生活,提高饮食质量。 在生活中应用学到的知识,使科学探究从课内走向生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学习,我们知道了没有一点相似之处的霉菌、蘑菇和木耳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共属于一类生物,我们也可以利用今天获得的比较观察的探究方法研究其它的生物,并能够用今天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让我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