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河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7课
【教学年级】:六年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本节课内容专业性很强,理论知识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对于下一节第8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一课起着承启作用,学好本课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绘画构图涉及因素很多,本课主要侧重探讨物像之间的安排和处理,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对构图有初步的理解,重点在于感受构图的重要,树立美术创作中的构图意识,教学的重心放在探索和实践之中。更多的构图形式法则将在第四学段进行学习,在这课的教学中,切忌不切实际的灌输专业知识的空讲和拔高。
【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册中,学生对于色彩基础知识,透视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从课上效果来讲,学生对于美术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渴求掌握更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不再停留在满足于平面儿童画的绘画方式,由关注画面趣味性,转入对写实性,艺术性的关注。在教学时不宜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与探究过程。绘画构图的理解和运用要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因此,课程中会安排充足的实践时间。
【教学理念】:
以“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分析总结—操作实践--知识内化--渗透外延”为主线,运用对比法,展示法,讨论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等参与性活动,逐步加深对构图的认识和理解。
以自学为主,引导为辅,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利用轻松引入,激烈抢答 ,综合练习等教学手段,欣赏与教学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绘画构图能力。
教学方法包含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发现分析、思考总结、综合练习、巩固内化、检验评价。
【教学目标】:
感受绘画构图之美,学习构图基础知识,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初步掌握写生画构图的基本规律,进行绘画构图实践,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探究美术知识,技法美术学习兴趣,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构图之美,初步学习构图知识,探索与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活动】:
分析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说说它们是怎样运用构图来表达创作意图的
选择一组静物或生活情景进行描绘,注意运用构图知识。
【本课课时安排说明】
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解决对构图的认知问题。为下一课实际操作绘画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可能发现咱们这节课与往日不同,班里来了几位老师,与我们一起上课。其实我们这节课,有两个一。何为两个一,先说第一个一,这是老师的第一节校内美术公开课。第二个一,这可能是同学们在小学毕业之前上的最后一节美术公开课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地发言,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你们有没有信心?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家里来了客人,我们要向客人——(生:问好).一会儿上课的时候,老师喊上课,起立后,同学们向后转,对听课老师问好,再坐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3)7:50-7:53
师:看谁以最饱满的热情,做好上课准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动画。
观看视频, 苹果,梨和樱桃争抢位置。
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1答:他们在争抢画中中心的位置。
师问:如果是你,你想怎么给他们安排位置?为什么?(找一两名同学说一说。)
生1:我想把鸭梨放在中心位置,因为它的体积最大。然后依次是苹果和樱桃。
生2:我想中间是鸭梨,左边是苹果,右边是樱桃。
师:有些同学肯定也存在不同意见,不管你的想法如何,(诶,这个同学提到了一个词语,构图,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这种对事物在画面中位置和关系的安排就是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绘画构图初步。那到底什么是构图?构图又有什么方法和规则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自学任务.找同学来读一读。
屏幕出示,找学生朗读:
学习内容:自学内容P16-17
自学时间:3+3分钟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构图 。
2、构图有什么作用。
3、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哪些?通过观察艺术家作品,体会不同的构图形式带给观者怎样的感受。
总时长:3 +3
师:我们自学时间为3 +3分钟,同学们在3分钟音乐声中,自己看书自学,尝试解决学习目标中的问题。音乐结束后,同学们马上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6)7:53-7:59
在悠扬的钢琴乐曲中,学生看书3分钟,音乐结束3分钟小组讨论。
三、 分组抢答问题,检验自学成果。(4)7:59-8:03
师: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现在我们开始分组抢答,看哪个组的同学回答对的问题最多
屏幕出示,开始抢答:
什么是构图?
构图有什么作用?
你能说出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吗?
师:同学们对构图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来了解下构图的概念。(教师对学生自学知识加以点拨升华。出示屏幕,揭示重点概念。)
构图,也叫做布局,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是根据绘画题材,主题思想的要求,将要表现的形象,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中,进行组织,安排和处理,以达到预想的审美效果。
依次回答问题2-3.
四、运用展示法,讨论法,展示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进一步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进一步加深对构图的理解。
老师:同学们的自学效果非常好,了解了构图的基本内容,构图又有什么方法规律?让我们一起来向大师们学习构图。请看第一幅,这是谁的作品?
生1:夏尔丹的铜水箱
提出观察方法、目标:(屏幕显示)
第一幅:夏尔丹 铜水箱(3)8:03-8:06
屏幕出示问题:
观察方法提示:纵向横向比较观察
1、画面中的静物大小都一样吗?主要表现的是哪个事物?
(板书:一般规律:大小不同,主次分明)
2、它们的位置安排是否完全对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排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体现均衡和谐。(板书: 上下左右 , 均衡和谐)
3、采用什么构图方式,作者传达了怎样的感受 ?
师:我们数学中曾经学过,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生回答:稳定性。所以三角形构图可以带给人平稳的感受。正如同学们所说,夏尔丹用恰当的三角形构图,表现了安宁朴素平稳的绘画主题(板书:三角形构图 稳定,均衡)
第二幅:好客的塔吉克人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4)8:06-8:10
屏幕出示问题:
观察方法提示:对比观察。
单独观察每幅画面,人物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疏密安排都是一样吗?(生::不平均分布,有疏有密,有秩序)板书:远近疏密, 节奏秩序。
同样是表现人物,两幅作品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构图方式,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生:好客的塔吉克人采用S型构图,感觉画面热闹,活泼,轻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采平行式构图,)板书:S构图 活泼 轻松。平行式构图 安宁,广阔。
师:同学们理解能力很强,能够学以致用。同样是表现人物,结合色彩,大小,明暗等关系,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感受。
五、通过错误与正确构图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构图不同,对作品主题传达的影响。
第三幅:出示狼牙山五壮士图(5)8:10-8:15
师:这幅作品采用的也是三角形构图,作者要表现什么主题?这幅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表现八路军调压,坚强,大义凌然的英雄气概,高大的形象。)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对作者情感的领悟也非常准确。
出示画面,改变狼牙山五壮士的构图为一字型构图。
师:两幅作品对比一下,改变了构图方式,带给你的感受有没有变化?哪种构图更好。
师总结:恰当的构图方式,可以更好的表达作品所表现的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常见的构图形式(出示课件),课下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和感受。讲到这,相信很多同学都跃跃一试,想自己感受一下构图不同,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下面4人为一组,以苹果为静物,利用所构图知识,进行拼摆活动。比较不同位置的摆放,带来的视觉感受有什么不同.让我们看看实践作业的要求是什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六、通过动手,动脑行为的参与,加深学生对构图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屏幕出示:(找学生读一读)(1)8:15-8:16
实践作业提示:
拼摆后给小组成员看一看,讨论
1、哪幅作品看起来整体效果更好?
2、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怎样改进?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7)8:16-8:23
七、教师巡视,找出典型拼摆实例进行展示。(4)8: 23-8:27
①说一说,这样摆的理由,这样构图带给你的感受。(找3个同学)
②出示书中P18页几种方式,进行进一步讲解。按照书中的角度摆一摆,看一看。(2分钟)8: 27-8:29
八、课堂小结。(1)8:30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感受。或者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尝试解决课前我们的问题,给鸭梨,苹果和樱桃重新安排画面中的位置吗?
九、板书设计:
绘画构图初步
一般规律: 构图形式:
大小不同 主次分明 三角形构图 稳定, 均衡
上下左右 均衡和谐 S构图 活泼 轻松
远近疏密 节奏秩序 平行式构图 安宁 广阔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