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与儿街镇中心小学 许丙东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93-94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除法中的内容《农家小院》,是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求商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教材运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条理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分析信息,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利用表内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本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强,但情境展示的数学信息量大,学生的年龄小,汉字书写速度较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信息量大时,学生有条理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习目标
1、结合“农家小院”的具体情境,经历有序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乘除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发展学生有序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学生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完成一些任务,大家有信心吗?目的地藏在一首小诗中,边听边思考:坐北朝南一农家,东栽翠竹西栽花。山上山下种果树,左右池塘养鱼虾。庭前院后鸡鸭叫,小康人家一幅画。我们的目的地是:农家小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农家小院,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农家小院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学习: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能把相关的信息有条理的说一说吗?
师:刚才这位同学把文字显示出的信息说的非常清楚,除了文字信息,还有别的信息吗?(图上的信息)(有条理说时,生一边说师一边摆)
每筐装4个 有20个南瓜
每串8个玉米, 有6串
青椒高7厘米, 黄瓜高35厘米
有12只兔子, 平均放在4个笼子
54个柿子, 每盒装6个
三、问题探究
1、师:让我们打开第一张任务卡,请看:
(1)选择合适的信息,口头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
(2)列式解答,只写算式和单位名称。(提示:解答有困难,画图来帮忙)
2、师:同学们太棒了,有的孩子一下子写出5个算式。那下面我们让打开第二张任务卡:同伴猜猜猜:(全部猜到的孩子,迅速做好)
(1)一猜:猜同伴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二猜 :同伴的算式可能是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3、汇报展示。(一人说算式,全班同学猜问题;一个说问题,全班猜他的算式。) 师:谁来分享自己的算式? 师:谁来猜一猜他的信息和问题?其它同学进行补充。 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需要装几筐? 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每个笼子住几只? 需要几个盒子? (师用连线的方法,把信息、问题和对应算式连在一起)
4、师总结: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太厉害了。但是大家回过头看看,把我们刚才思考的过程梳理一下,我们先是收集信息(收集信息一定要做到图文结合,)-—再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时一定要选择相关信息)——最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定要思考分析。)
四、实践应用
师:那下面我们全班同学就要用这种数学思维方法,和农家孩子开展一场智力大PK,有没有信心?
1、请看大屏幕:(出示第1题:) 师:
⑴从图中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⑵图上信息同学们找的很准,再默读文字信息,看一下我们智力pk的要求,(课件出示)你又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平均每人折了几只千纸鹤?
②平均每人分几张彩纸?
③一共需要多少颗珠子? 谁能把这些信息表达的更清楚一些?
根据图文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出示第2.4题:解决问题,我能行。
3、提升:找找生活中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画一画、写一写,并尝试解答
五、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
每串8个玉米,有6串, 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
2、50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
3、有12只兔子,放在4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小兔?
4、每筐装4个,有20个南瓜,需要装几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