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5-29 16:50:09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温故知新2.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 。 自然选择 1.动物的体色与 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 或者 是十分有利的。周围环境保护色躲避敌害捕食猎物走进科学家——A、他是英国人B、他的理论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C、他参加过环球5年的航行考察D、他是《物种起源》的作者Who is this ?达尔文达尔文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大显身手 1.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 和 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繁殖能力食物空间生存斗争 2.请举例说明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生物的生存斗争是时刻存在的。 4.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__________,其中有许多______是能够______的,这些不断发生的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5.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形成的? 3. 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遗传和变异变异遗传变异 6.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要点?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这就是生物的过度繁殖现象。过度繁殖 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 象的寿命可达100岁,如果每对象一生产6头小象,经过740年~750年,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1900万头。 达尔文的生存斗争概念包括: (1)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2)不同物种个体间的斗争; (3)同种个体间的竞争。 生存斗争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具有普遍性;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进化的原因 关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和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有着不同的看法,看看下面的介绍,你认为谁的说法更合理一些。PK拉马克的观点1.起初长颈鹿的脖子很短。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颈鹿想办法吃高处叶子,尽力伸长脖子,脖子逐渐长长,而且,这种性状遗传给了后代。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短脖子的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较少。经过逐代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达尔文的观点1.起初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内容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应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条件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导致适者生存生物新类型出现二、自然选择: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一、生物进化的原因课堂小结1、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
2、昆虫有翅的适应能力强于无翅的种类 ( )××课堂链接更上一层楼 1.医生为什么要提醒公众避免滥用抗生素? 3.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马),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请解释原因。 2.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课件9张PPT。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合作预习、师生互动1. 在185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大多数桦尺蠖(huò)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而过了100年,也就是1950年,这里深色的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的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如果人们要使该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应该怎么做?2.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3. 认真看P59的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并叙述其探究过程。 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蠖1850年:浅色多数,深色少数1950年:深色多数,浅色少数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蠖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原因是什么?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如果人们要使该地区 的 浅色桦尺蠖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了呢?自然选择的结果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拓展延伸尺蠖叶状螳螂兰花螳螂若虫 课堂小结1.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 。 自然选择2.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