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 B.铜 C.汞 D.钾
2、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
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和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观一一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B.转化观一一铁与盐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C.微粒观一一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D.守恒观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4Fe+3O2 2Fe2O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磷在空气中点燃 4P+5O2 2P2O5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量
C 将CO2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 CO2+H2O═H2CO3 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由紫色变为红色
D 将打磨过的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NO3═Cu(NO3)2+2Ag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A B、B C、C D、D
6、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Fe、Mg、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①Mg、Cu、FeSO4溶液
②MgSO4溶液、Fe、Cu
③Cu、MgSO4溶液、FeSO4溶液
④Fe、MgSO4溶液、Cu(NO3)2溶液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④
7、如图所示的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的表面附着银白色固体
B.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Cu>Ag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2+Cu=Ag+Cu(NO3)2
8、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的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D.“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9、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10、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资源和防止污染,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
二、填空题: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一次实验达到目的的是B ;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生铁与钢是两种常用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
2、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Sc>Zn。
(2)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c+6HCl═2ScCl3+3H2↑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的名称是 铁,金属混合物的成分有Fe和Cu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 ;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将得到的滤液加热蒸发浓缩,然后降温结晶 。
4、下面是某校学生进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
(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黄铜的硬度 >(填“>”“<”或“=”)纯铜。
(2)同学收集到的金属制品有硬币、铝质导线、铜质火锅、小刀等,其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铜质火锅 。
(3)实验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B中,Mg 与酸反应最快。
(4)实验C中,小云同学选择一种金属丝放入两种不同溶液中,则所用的金属和溶液分别是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小刚同学选择两种金属丝放入同一种溶液中,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
5、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 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B 。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B (填编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A 6、B 7、D 8、D 9、B 10、A
二、填空题:
1、答案为:(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2)B;(3)含碳量不同。
2、解:(1)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Sc>Zn,故填:Sc>Zn;
(2)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c+6HCl═2ScCl3+3H2↑,故填:2Sc+6HCl═2ScCl3+3H2↑。
3、答案为:
(1)铁;Fe 和Cu (名称和化学式均可); Fe+CuSO4→FeSO4+Cu。
(2)使铁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
(3)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将得到的滤液加热蒸发浓缩,然后降温结晶。
4、答案为:(1)>;
(2)铜质火锅;
(3)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Mg;
(4)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Fe+CuSO4═FeSO4+Cu。
5、答案为:(1)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