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读图训练:中国的自然灾害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读图训练:中国的自然灾害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7 13: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中国的自然灾害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每年都有发生。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调蓄能减弱,易产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主要是: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不一及雨带移动异常易产生洪涝灾害,台风带来的暴雨也易产生洪涝灾害。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的地质灾害。
材料三: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特别是干旱、大风、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1)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东北地区比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洲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
(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狂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是 。
(3)沙尘暴一般发生在 季,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写一点),人为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4)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为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列举两条)
(5)产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有: 。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 。
(6)从图可知,我国旱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东南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区与 有关。
(7)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和高原坡度较陡的地区。
【答案】(1)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大(2)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3)春 自然原因:春季盛行强烈的西北风 人为原因:人为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植被(4)①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③兴修水库(5)人为原因: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调蓄能力减弱,自然原因: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不一及雨带移动异常(6)季风区 台风(7)山区
【解析】
(1)寒潮的源地是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东北平原首当其冲,容易受到寒潮袭击.
(2)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如: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3)从材料中看出,沙尘暴多发于春季,自然原因是土地荒漠化,春季降水少,并且冬春季节多寒潮大风天气;其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建筑工地、未绿化土地带来沙源.
(4)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为解决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兴修水库等.
(5)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人为原因: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调蓄能力减弱;自然原因: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不一及雨带移动异常.
(6)从图可知,我国旱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于季风区内。东南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区与台风有关,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主要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7)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地质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雨涝区分布规律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其形成原因是与我国的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有关;我国地势 ,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成为多涝区。图中①地虽降水较多,但却是少涝区,是由于 高原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
(2)图中②地点是我国重要的 岛;③地点附近有我国重要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山脉。
【答案】(1)降水; 西高东低; 云贵 (2)海南;大兴安岭
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材料二 我国泥石流分布略图

(1)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
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突发强降雨 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⑤耕地的扩展 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扩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2)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______________(山脉)到②______________(山脉),经A
______________省的西部、四川、B省______________(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3)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级阶梯。
(4)图中③是__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5)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双选)( )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的地方疏散
C.遇到泥石流时,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高处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突发强降雨是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大规模的水电开发,耕地的扩展,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扩展是人为原因。第(2)题,从图中所给图例和地理事物的位置得出答案。第(3)题,从图中泥石流的分布区来看,主要是在第二级阶梯上。第(4)题,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区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5)题,突发地震时,应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突遇洪水时,要往高的地方疏散。
答案:(1)D
(2)太行山 秦岭 湖北 云(滇)
(3)二
(4)黄土 黄河 四川
(5)CD
4. 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写出两个):   、   。
(2)寒潮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是   。
(3)除了寒潮,我国的特殊灾害性天气还有(写出两种)   、   。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   ,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
(5)2018年1月7日,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1)内蒙古高原 、 东北平原
(2)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3)梅雨 、 台风
(4)西北地区 春季和秋季
(5)使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降温天气引发疾病。(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寒潮路径①经过我国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2)寒潮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3)除了寒潮,我国的特殊灾害性天气还有梅雨、台风等。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西北地区,危害最大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5)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主要表现为使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降温天气引发疾病等。
5.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x7xs&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7ctQ8Og2o84?)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____、________。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   ?)。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答案】(1)旱涝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季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
(4)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5)ACD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除西北地区外,区域地区均存在旱涝灾害,说明旱涝灾害是我国各种自然灾害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
(2)有些年份,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势力异常强盛,导致春季时冷空气势力仍较强盛;我国华南地区纬度较低,农事活动早,春季整治作物幼苗时期,受冷空气影响,易出现较强的灾害。
(3)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原因等均存在差异。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前者发生在春季,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强,降水少,同时正值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期,需水量大,易出现旱灾;后者发生在每年7、8月份,此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易形成旱灾。
(4)台风带来的暴雨、强风、风暴潮等对农田、建筑物、电力设施等均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与此同时,台风也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缓解了旱情;台风还导致降温,有助于解暑。
(5)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等是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