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过一些化学变化,比如……,我想请你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请举手…
生1:铁生锈. 追问:还记得现象吗?
生2 追问:还记得现象吗?
生3 追问:还记得现象吗?
承上启下:看来同学们观察还不够仔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着重观察、研究“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二、新授,
(一)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出示硫酸铜固体、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
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
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
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1.淀粉与碘酒
改变颜色
2.滴墨水
改变颜色
3.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4.点亮白炽灯
发光发热
5.小苏打与白醋
产生气体
6.加热水
产生气体
7.硫酸铜和小苏打
产生沉淀
……
总结拓延:
一般情况下,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比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但是,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特征还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现象:
颜色变化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二、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