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高考冲刺预测卷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1.2007年12月23日新华社消息,波兰北部地区又发现新的高致病H5N1禽流感,这是波兰本月发现的第8宗。动物体内经吞噬处理的禽流感病毒被呈递给( )
A.浆细胞 B.T细胞 C.效应T细胞 D.B细胞
答案:B
解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经吞噬处理的禽流感病毒都被呈递给T细胞。
2.分析下面曲线以及说明,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时的光照强度),则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相比,其一是光补偿点不一样,即阴生植物达到光合速率对于呼吸速率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较阳生植物低,因此曲线A、B错误;其二是阳生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照强度较阴生植物高,因此可以排除D。
3.右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 变为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d是最不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诱发突变能加快变异的频率,但是不能影响变异的方向;d类型产量高,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青霉菌是真菌,有染色体,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它的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考虑仅仅由环境引起变异的话)。
4.右图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Y染色体上的基因
答案:C
解析:若该系谱图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这对夫妇的女儿一定得病,儿子一定正常,因此,此基因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5.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得出的结论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自变量为光照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该实验的结论:种子萌发与水分有关,与光照无关,而其他因素则不能说明。
6.胰岛素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影响其分泌的因素有( )
①有关神经 ②某些其他激素 ③血糖浓度 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血糖含量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二氧化碳不是影响其分泌的因素。
7.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成熟的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加热
C.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以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叶绿体中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
答案:A
解析: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成熟的番茄为红色或黄色,能干扰实验结果;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它呈蓝绿色。
8.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Z、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为含A的二种、含C的二种、含T的一种共5种;在分裂间期的DNA分子要进行复制,稳定性最低;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
26.(18分)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b为垂体,则a表示的器官是 。
(2)若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 。
(3)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a、b为细胞,c为物质,则c的
产生特点是 。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为胰岛,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
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 。
(5)若c为甲状腺,a为体温调节中枢,有人提出a可能位于下丘脑或脊髓或其它部位。
为了验证a的位置,某兴趣小组用四只相同的家兔做了如下实验:
A家兔不作任何处理
并将四只家兔同时放在寒冷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各自的体温变化。
B家兔只破坏下丘脑
C家兔只破坏脊髓
D家兔破坏下丘脑和脊髓
请你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① ;
② ;
③ 。
解析:(1)下丘脑(2分)
(2)神经冲动(电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化学信号)(2分)
(3)更快、更多(2分)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2分)
(5)①AC家兔体温恒定,BD家兔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分)
②AB家兔体温恒定,CD家兔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3分)
③ABCD四只家兔体温都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其他部位。(3分)
27.(15分)下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2表示重力作用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对根和茎的生长生长产生影响。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该植物根、茎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
(2)若A处的浓度为10—6mol/L时,则B处的浓度为__________;若C处的浓度小于10—8mol/L时,则D处的浓度__________10—8mol/L。(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图2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以及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由图1可见,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10mol/L和10—4mol/L左右。图2中因重力作用,生长素浓度C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十一五”将建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2007年12月
28日评为200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其中的12项中的一项为“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由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以及多种生物基因测序工作的完成,人类跨入了蛋白质时代。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首先需要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纯度鉴定。
(2)如果要从红细胞中分离出血红蛋白,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
檬酸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红蛋白的提取又可以细分为: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
液和_______。其中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需要用到_______(仪器)分出下层红色透明液体。
(4)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要注意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新装。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样品处理(1分) 粗分离(1分) 纯化(1分) (2)防止血液凝固 (1分) (3)血红蛋白的释放(1分) 透析(1分) 分液漏斗(1分) (4)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1分)
解析:本题以新闻为背景,实质考查DNA和蛋白质技术当中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其中(1)和(3)两小问是对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的考查;(2)和(4)两个小题是对实验中有关注意事项的原因进行考查。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能够防止血液凝固。凝胶色谱柱中如果产生了气泡,气泡就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