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游戏》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变色游戏》是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某一种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并能对自己的判断说明理由。
2能按照图示进行正确的操作,完成变色游戏。
3能用彩图进文字记录苹果片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验找出一种可以用作隐形墨水的植物汁液。
教学准备:苹果、梨、土豆、小刀、淀粉、碘酒、漂白粉、白醋、棉签、蜡烛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能辨别物质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
难点:通过趣味活动,指导学生探索神秘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过程:
1、日记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来把咬了几口的苹果放在教室的窗台上,告诉学生是刚才另一个老师给的,苹果咬了几口还没吃完。
师:我们先上课,谁也不要再看苹果了。
教师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一起欣赏任小辛同学的一篇日记(出示课件, 配音朗诵日记内容)。
2005年5月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下午,我们全家到大姨家作客,在表姐的书橱上,一篇名叫《同志的信任》的文章吸引了我。文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爱国革命者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就义前,偷偷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密信,而聪明的鲁迅先生将信浸泡在碘酒中,让字迹浮现出来。起初我还真的不信,结果试了试,太奇妙了,还真的能行。
(2)提问:看了这篇日记,你相信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2、大胆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这个过程过后,“故意发现”某个同学在看我刚才咬过的苹果,叫他站起来,“特意”把全班的注意力引到刚才咬过的苹果上,(导出本课的内容,特别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注意),把刚才叫起来的学生说明“苹果的变化”(1)教师谈话:看到这一现象,你想说什么?
师:要好好听讲,苹果怎么了,你老是看苹果做什么?找另外的同学说明现象。
生1:变灰了
生2:变褐色了
生3:有的地方变色了,有的地方没变色
(对学生说明的现象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对他们任何人的说法给予评价。)
师:难怪刚才老是看这个苹果,原来是苹果变色了。哪苹果怎么就变色了呢?平时你见过过这种变色现象吗?
生:见到过。也是苹果。
师:那你还见到过其他的水果或蔬菜也发生这样的现象吗?(引导孩子们去回忆生活中的现象)
生1:酸梨
生2:李子
生3:香蕉
生4:土豆
生5:茄子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赞同,鼓励他们是生活的有心人,以后还要再留心生活中的现象)
师:生活中有好多的水果和蔬菜被“咬”开后,放置一段时间都会有颜色的改变。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变色的原因,可以讨论。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给予必要的提示:为什么不咬开没有颜色的变化?咬开之后并不是马上就变化的?你要怎么验证?)
生:略
(对学生的各种猜测都给予肯定,希望他们继续发扬爱思考的好习惯)
师:刚才我们就水果和蔬菜变色说了一些观点,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我要想使水果和蔬菜在切开后不变色怎么办呢?(由变色到不变色转变学生们的思路)
师:那你发现了变色现象后,你或是你的家长是怎么让这些水果和蔬菜不变色的,比如你家切土豆时?
生1:我妈妈把切开的土豆放到了水里。
生2:我妈妈也是把切开的茄子放到了水里。
生3:我妈妈把切开用不了的土豆蒙上了保鲜膜。
师:原来我们同学的妈妈们都很能干,她们可真聪明。那老师这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用这种药水涂到切开的水果上也能使水果不变色,你们来试一试?
3、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对比变色和不变色,实验后展示各小组的情况
师:揭示神奇药水:维生素C的水溶液。我们知道了水果和蔬菜能变色,也知道能叫水果和蔬菜不变色,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以肯定的是在切开的水果上,哪是什么呢?科学在线有答案。涂上维生素c的溶液能抑制这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
生:齐读。能自己复述。
师:将一个苹果切开还是叫苹果,只不过是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切开的苹果会变色通过科学在线的学习我们知道是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就不再叫苹果了。你知道了吗?
生:略
4、自己动手验证哪些可以写“秘密字”
师:发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水果或蔬菜调成的汁液及蜡烛,说明实验步骤,学生动手实验,哪些可以做隐形墨水。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师:通过课本图示知道淀粉遇碘变蓝,漂白粉能使物体褪色。并能动手实践。
(此过程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实践时出现的错误。不断强调要注意实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