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1 Always do your homework.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四会词always ,usually ,sometimes ,never
及triangle ,circle ,square ,line;
?????????????????学生能理解 Let’s put … for …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会运用句型Do you always …? 来调查身边同学做某事的频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能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图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内容,培养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培养学生勇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频率副词和动词的的短语在头脑中进行整合并运用到询问他人的学习、生活习惯中。
难点:学生在询问过程中灵活运用重点句型并绘制出表格,并在教师和全班同学面前用英语准确的、真实的汇报。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竞猜游戏,导入新课。
T: 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
Ss: I am fine, thank you.
T:I draw some shapes on the screen. Do you know it?
??What shape is it?
S1: It is a circle.
……依次复习 square , triangle, line.
T: You are so clever.
仍然凭借大屏幕,在一周表格中显示√和×,根据√所占的比例,猜测频率副词,如图: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意图:竞猜游戏使得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复习了旧知。竞猜完毕,由自告奋勇者领读单词,以求强化记忆,打好基础,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环节: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听音,判断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Li Ming never does his homework.
(???) Jenny usually helps her mother.
(???) Steven sometimes walks to school.
(???) Danny always wears dresses.
(设计意图:听音前,先给同学们出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任务去听,以取消听力的盲目性。因为是初步感知,主要通过这几个题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所以题目难度不易太大,目的是提升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这个内容将分配给班内实力最弱的组进行展示。)
第三环节、摘读课文,制作调查表。
先跟读一遍录音,再按教师要求分角色摘读相关内容,教师板演调查表的制作。比如,教师要求摘读对李明的调查,男生扮演伍德老师,女生扮演李明。摘读完毕,教师提炼出活动词组,填入调查表,一边解说“Let’s put a triangle for always”,一边用画出图示填入表格。依次演示完成调查表,使学生掌握调查表的制作步骤。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分角色摘读,采用的是全员参与的形式,以最大的参与度使大家融入调查的语境,熟悉课文要点句式。如有必要,可以男女生再互换角色,使学生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身份都有体验,并进一步熟悉调查句式,为下一环节的调查运用打下基础。)
第四环节、开拓思路,我要表达。
这个环节分两步走,
第一步:活动词组想想想。“伍德老师调查了他感兴趣的四项活动,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那你们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呢?能把这些活动词组写一写吗?小组内要积极合作,汇总词组,看哪组想的多。”
?????在教师巡视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挖掘出的短语依然是最近几课常用的词汇,思维未真正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点拨“这些活动可以是娱乐方面的、饮食方面的,学习方面的或生活习惯方面的呦!”顿时,学生们就兴奋起来,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是没有素材,而恰恰是他们的素材很多很多。于是他们竞相补充,生怕说慢一些就会被别人抢走了。
(设计意图:这样做一是为了调动学生说的欲望,二是降低口语表达的难度。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们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个活动使大家共享了很多素材,为下一步的调查活动做好了铺垫。)
第二步、调查同学说说说。要求学生运用Do you always ... 来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绘制图表。在运用中,学生因为想了解自己的同学,所以想表达的欲望很强烈;又因为经过摘读课文熟悉了句式经过词组说说说积累了素材,所以学生们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同学们甚至换用了频率词,在调查时埋下了一个个小陷阱:Do you never brush your teeth? 有的学生因为一时大意回答了“Yes.”而引起一片善意的提醒的笑声。
????到此时,学生的运用表达是真正的出自交流运用的需要,而不是仅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你此时再问他们,口语表达困难吗?他们的答案一定是No!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显示调查表,由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完成,目的是为了直观显示调查表的制作步骤。第二部分是显示调查所用的句型,这是本课最重要的知识,放到板书中便于学生使用,又突出了其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