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8年新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2008年新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4-29 1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2008年新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1.关于乳酸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分子组成看,乳酸是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 B.从生理效应看,乳酸是神经调节的抑制物质
C.从实际含量看,乳酸是内环境中的必要成分 D.从化学性质看,乳酸是所有细胞的能源物质 2.图1 是根据晴朗的夏季一次实验中对某温室内CO2浓度的测定结果绘制的曲线图,结合曲线图对温室内栽培的植物生理活动特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d 点时净光合作用为零 B. d~e段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C.从g~h 段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温室内栽培的是C4植物
D. i~j 段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最大
3.生理及医学诺贝尔奖得主米歇尔教授指出:“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某一特定的膜蛋白缺陷引起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80%的药物都是针对膜蛋白.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而起作用,只不过有的药物是活化膜蛋白,而有的是使膜蛋白失活”。以下可能属于膜蛋白失活实例的是( )
A.淋巴T 细胞分泌物能够促进靶细胞的自溶裂解 B.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生物导弹”能有效杀伤癌细胞 C.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液大量减少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能钝化机体的免疫反应 4.生长在人体内的大肠杆菌和食品检疫站评价水质和食品污染程度时的检测对象大肠杆菌
以及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大肠杆菌等属于同一种细菌,则以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的代谢方式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 B.大肠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呈亮紫色
C.大肠杆菌与人、水体中的草履虫和肠道内的蛔虫之间是共生,捕食和竞争关系
D.转人胰岛素基因大肠杆菌发酵工程的目的产品在调整期即可提取到
5.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由上而下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髓段和尾端。脊髓结构模式图如图2 所示。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或损伤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四肢丧失运动功能,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以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下叙迷错误的是( )
A.四肢正常运动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
B.当直接刺激离体的脊髓腹根时引起3 细胞体兴奋后,兴备沿2 和1传递,在背根能检测到神经冲动
C.截瘫患者除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外,同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D.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乙处的初期可引起中枢部位细胞代谢加快
30. (24分)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刚刚出土的萝卜苗遭受雷阵雨的袭击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合理的解释是近芽端的胚轴a、b 处对生长素敏感性低于近根端c、d 处, (填“芽”或“根”)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a、b 处,表现促进生长,a侧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 b 侧浓度,造成a侧生长快于b 侧,使芽背
地向上生长; (填“芽”或“根,' )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c、d 处表现抑制生长,d 侧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 ) c 侧浓度,d 侧生长慢于c 侧,使得根垂直向下生长。
由上述现象及解释可以得出结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

⑵现提供暗室中萌发的马铃薯嫩茎、生长素类似物如α—萘乙酸、琼脂块、砂盘、小刀等器材。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并写出实验步骤。 ① 实验方法:马铃薯带芽茎段扦插在砂盘上,上端安放含生长素类似物的琼脂块。
② 实验操作: a 、配制能抑制(1000×10—6)和促进(50~100×10—6)马铃薯嫩茎生长的α ~萘乙酸溶液,制作成A (高浓度)和B (低浓度)以及只含清水三种(组)琼脂块。 b 、 。
c 、 。
d 、 。
③ 实验预期: 。
④ 干扰因素:如果茎段上下颠倒了和茎段上的侧芽数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吗?为什么?
31. (18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 1、(1)东亚飞蝗是我国自古以来引发蝗灾的三大蝗虫之一,分布范围横跨我国南北。东亚飞蝗的卵在土中越冬,翌年孵化出若虫,经4 次蜕皮后变为成虫。若虫和成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及甘薯、麻类等,为我国主要农业害虫。 东亚飞蝗的生殖方式是 ;个体发育的特点是 。
( 2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特种养殖研究所开发了东亚飞蝗的人工养殖,将昔日横行霸道的蝗虫变成人类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蝗虫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维生素A 、B、C 及磷、锌、锰、钙、铁等成分。东亚飞蝗体内存在一种称为甲壳素的物质,其含量丰富,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东亚飞蝗体内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至少是 ;甲壳素能与双缩脉试剂起紫色反应,则甲壳素至少含有的元素种类是 。 Ⅱ、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是化学防治的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 ( 1)问题的提出 基因突变是自然发生的,还是施用农药后诱变产生的呢?
( 2 )假设和推理 ① 如果基因突变是自然发生的,害虫自然种群中含有抗药性个体(隐性或显性纯合子)。理由: 。
② 如果是农药的诱变,则突变基因属于显性突变,即抗药的害虫多为杂合子。理由: 。
( 3 )实验和论证现购买或从自然界捕捉到足够数量的同龄东亚飞蝗,并提供有机磷农药。现设计实验对上述抗药性基因产生的假设推理进行验证。 ① 抗药性选择:配制适当浓度的农药喷洒在禾苗等饲料上饲养实验用东亚飞蝗。② 自然杂交:经过毒杀未死亡的蝗虫成年后任其自由交配。 ③ 基因检测:收集卵块F1代进行孵化、饲养和自由交配。当F2代若虫长到一定日龄,再用同样的有机磷农药毒杀。自然突变论和诱发突变论的结果分别是

④ 结果分析(用遗传图加文字进行解说):
参考答案与答案解析
1、B 解析:有的地方推广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符合生态农业的做法;不同生物个体具有不同的DNA 序列,可以作亲子鉴定;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不只是呼吸作用的原理,主要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透析型“人工肾”是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原理。 2、C 解析:此颗可用图示法,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氧气分子穿过各种膜的情景(如下图所示):红细胞中的O2出细胞膜为1 层、进人血液中的效应B 细胞中的线粒体中涉及3 层,共4 层生物膜;其到组织细胞中多出了2 层毛细血管壁,故人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被小肠上皮细胞利用需穿过6 层细胞膜。
3 . C 解析:题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6 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 ,则与其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a ,也可能是A ; 4 号染色体上有基因B ,则与其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B ,也可能是b 。由此推知,该动物的基因型有aaBB 、aaBb 、AaBb 、AaBB 四种,它们产生aB 配子的可能性分别是100%、50%、25%、50%。 4 . C 解析:水稻与稗草形成竞争关系对双方的生长都不利,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中的病毒,对噬菌体有利而对病毒不利,故① ② 均正确。狼捕食羊,形成箱食关系,对狼有利,故③ 错误。组成地衣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无机盐,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对双方都有利,故④ 错误。 5 . B 解析:根据题干中已知的X与K或M共同培养,不能得到野生型细菌,说明X 的点突变位于A 基因的A3或A4小段上(这是K 和M 的共同缺失点)。然后根据X与J或L(都有A4)共同培养可得到野生型细菌,说明X 的点突变只位于A 基因的A3小段上。
30.(l)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扩大突触后膜面积
( 2)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局部电流见下图 (3)自身免疫 抗原决定簇 抗原
(4)① 接种病毒 疫苗 不同浓度
② 低 高 解析:( 1)图A 是一个突触,其中1 是突触小泡,里面有神经递质,2 是突触后膜,其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后膜上的许多突起,可以增大其接触面积。(2)在突触处,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是双向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如上图。(3)重症肌无力患者突触后膜上的ACh 蛋白质受体与病毒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结构很相似,此时ACh 受体被免疫系统当成了抗原进行攻击,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4 )此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单一变量是“接种病毒与接种疫苗”,以形成对照,如果接种疫苗的实验组动物比对照组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说明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
评析:本题综合地考查了反射弧、兴奋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免疫等知识点,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此类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热点试题,同学们在绘图时要注意,反射弧中传入神经的细胞体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而传出神经的细胞体在神经中枢的灰质中,传导方向是从感受器到效应器。
31、( l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脱氧核苷酸
( 2 )人工合成法 能产生蚕丝 前者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后者的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问隔的
解析:( l )家蚕的丝蛋白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运输和初加工、经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分泌出细胞成为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其中核糖体不具有膜.家蚕染色体上着丝粒实质上是DNA ,故其化学本质是脱氧核昔酸。(2 )提取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是人工合成法.如果受体细胞能合成丝蛋白,则说明其基因得以表达。真核细胞的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原核细胞的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问隔的。(3 )迁移中心法则的知识,将基因与蛋白质具体化,就可得出答案。(4 )① 家蚕的单倍体基因组由27 条常染色体和ZW 两条性染色体组成。② 用纯种的油蚕(ZosZos)作父本与正常蚕(ZOsW )为母本杂交,若后代是油蚕(ZOs W)则为雌性,若后代是正常蚕(ZosZos)则为雄性。③ 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基因型即发生改变,根据题意可判断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亲代雄蚕(Zb Zb)与雌蚕(Z BW)产生四种后代各为1/4,其中野生型含(ZbZb )与突变型早(ZBW)产生的后代中所有雄性〔ZBZb)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ZbW)都为野生型,如上图所示。 评析:本题综合地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墓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工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等知识,并考查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