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对花》,掌握上滑音的唱法,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色与情绪。
2、掌握对唱的演唱形式,了解表演唱,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根据四季中花的种类,创造性地创编歌词,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对花》,正确掌握上滑音、倚音的唱法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活动、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乐游戏:听歌答歌名(教师演唱歌曲《茉莉花》,生举手回答歌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也与花有关,这是一首河北民歌—《对花》
二、感受与体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欢快、热闹
2、复听歌曲,注意歌词内容
师:谁说说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聆听中了解歌词内容,并找出歌曲特点:"一问一答"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边听老师唱边为老师拍手伴奏,请注意听歌曲”问”的是什么?"答"的是什么?
师: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
生: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
师:迎春花开什么人儿戴?
生:战斗英雄戴起来。
师:同学们,和你们合作真愉快。歌曲中这么一问一答很有意思,你知道这是什么演唱方式吗?
学生归纳"对唱"概念
3、学唱《对花》
①节奏练习
②师生按节奏读歌词,师生问答,生生问答
4、仔细观察歌谱,"我的发现"。
师:同学们,在学歌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师:讲解"上滑音"知识。(教师出示课件)
师范唱乐曲中有"上滑音"、“倚音”的乐句,。
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唱好上滑音和倚音。
去掉"上滑音"再对比唱一唱,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有"上滑音"?
师强调:上滑音和倚音就像这首民歌中的音乐小精灵,把它们唱好,才能更好地突出这首民歌的特点。
5、歌曲学习
(1)学生跟琴轻声唱一唱歌词
师:你觉得歌曲中哪些部分最有趣?你能唱一唱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七拨隆冬采东采"、"八拨隆冬采东采"模仿锣鼓节奏,"得儿色"是衬词,引导学生唱好。
(2)师生接龙唱歌词。
(3)对唱练习。学生分成甲乙两组对唱,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三、用锣鼓伴奏感受歌曲中表现的欢快气氛
师:请同学和老师合作伴奏,其他同学伴唱,来表现人们敲锣打鼓给英雄们戴红花的热闹场面。
四、创编与表现
1、课件出示各种花盛开的图片,教师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同学们,你们看,大自然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除了春季和夏季的花,你还能对出秋季和冬季的花吗?
学生即兴创编歌词演唱。
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编歌词。
3、请学生上台展示。
五、扩展欣赏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河北民歌《对花》,其他地区也有非常好听的《对花》。(老师播放课件)
生欣赏山东《对花》、安徽《对花》
师总结
六、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河北民歌《对花》,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其实我们国家有非常多好听的民歌,课后你们可以去听一听、唱一唱,成为一名优秀的民歌传承者。